恆星亮度奇特 中大團隊意外觀測到行星胚胎
國立中央大學1日表示,利用鹿林天文臺1米和40公分望遠鏡,搭配國際其他望遠鏡數據,天文團隊意外觀測到初誕生恆星周圍形成原始行星證據。成果將刊在最新1期「天文物理期刊」。
這項成果爲中央大學天文所研究生胡佳伶以及指導教授陳文屏共同研究,中央大學表示,將有助於對行星的形成,有更進一步認識。
胡佳伶說,中大團隊參加由國際天文臺觀測網,監測Trumpler 37這個年輕星團,年齡只有約400萬年,希望利用「掩星」方式,也就是行星運行到恆星前方所產生的亮度變化,來偵測行星存在。
胡佳伶說,在分析資料時,發現編號爲「仙王座GM」這顆星球的亮度有奇特的變化方式,它大約相隔1年,會變暗長達1個月,這是前所未見的現象。陳文屏說,原來想找行星,但沒有找到,卻意外偵測到可能是行星胚胎形成的首要步驟。
國際知名行星科學專家、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說,行星形成的關鍵,就是恆星周圍的塵埃盤開始變得不均勻。在很多年輕恆星周圍可能也有類似現象,值得繼續發掘。
▲環繞北落師門的行星質量遠小於原先認定。(圖/中研院天文網)
國外天文學家之前觀測距離地球僅只有25光年,並且比太陽更亮20倍的恆星「北落師門」,它的名氣有一部分來自於冰環內部的行星Form b,卻又難以確認它是否存在,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天線陣(ALMA)的新觀測中謎底揭曉,這顆恆星的薄冰環有兩顆行星,而且行星質量遠小於原先認定,不會比地球大很多倍,而非土星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