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基金會公佈20多年鯨豚資料庫 出現紀錄超過萬件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將長達20多年賞鯨航程中記錄的鯨豚種類、出沒時空資訊等,分享到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圖/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將20多年在東部發現的破萬筆鯨豚資料庫,上傳至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免費閱覽,在10675出現紀錄裡,不但有鯨豚種類,還有發現地點與時間,讓民衆在家打開電腦就能查閱,讓國際上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共同使用,從不同研究面向激盪出火花。

黑潮基金會表示,開放的是全臺灣目前最大的鯨豚目擊資料庫,包含一年四季的鯨豚目擊紀錄、花蓮海域鯨豚的時空分佈研究,不僅資料量大、涵蓋的時間很長,不僅發現罕見的角島鯨與大翅鯨,飛旋海豚的資料筆數更是位居世界冠軍,現在有數篇以全球爲尺度的生態研究引用黑潮的鯨豚資料。

黑潮鯨豚保育研究員胡潔曦說,海洋研究費用非常昂貴,出海一天包含船租、人事、行政成本等,一天的海上調查時常要花費好幾萬元,經費不足一直以來是海洋研究的困境。黑潮不藏私,希望能夠讓更多跨領域的使用者自由取用鯨豚目擊資料,資料開放不僅避免重複資料蒐集、拓展研究廣度、整合國際間的研究,也能加速科學研究進展,達成環境保育的目標。

黑潮指出,這次開放鯨豚公民科學資料,盼能拋磚引玉帶動臺灣鯨豚研究成長及公民科學意識提升,更希望喚起大衆對於海洋保育的瞭解與重視。

在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近年的推動下,國內有愈來愈多單位、研究學者共同參與資料開放,目前臺灣於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資料平臺上,開放的資料量排名亞洲第二,共有超過1700萬筆紀錄。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公佈20年來記錄到鯨豚種類、出沒時空資訊等,其中飛旋海豚的資料筆數位居世界冠軍。圖/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