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羣衆的生活息息相通——傅鐸和歌劇《王秀鸞》

原標題:和羣衆的生活息息相通——傅鐸和歌劇《王秀鸞》

解放戰爭期間,華東野戰軍第八兵團文工團演出歌劇《王秀鸞》。 資料圖片

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後,廣大文藝工作者響應號召,掀起了延安新歌劇運動,並創作出一大批反映人民生活的精品佳作。其中,歌劇《白毛女》《劉胡蘭》《赤葉河》和《王秀鸞》被人們譽爲解放區“四大名劇”。

歌劇《王秀鸞》是由28歲的傅鐸於1945年初春創作的,取材於冀中軍區幾位勞動模範的英雄事蹟。

1945年元旦前後,晉察冀邊區召開第二屆羣英大會。傅鐸作爲火線劇社的創作骨幹,受領了大會採訪、創作文藝作品的任務。大會上,冀中的張化泉、李書亭、肖大鸞3位農村婦女既做抗日工作、又下地生產的事蹟打動了同爲冀中人的傅鐸。他從她們身上獲得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生動的語言。在回憶文章中,傅鐸寫道:“在羣英大會結束返回冀中的路上,我就進入了創作構思過程,最後決定以張化泉的事蹟爲主線,把李書亭與兒子、肖大鸞與丈夫的有關情節綜合在張化泉身上,塑造一個綜合典型。”從設計人物、結構提綱到劇本完成初稿,傅鐸只用了不到兩個月。考慮到當時演出場地都是露天,觀衆很多,而歌劇有音樂、有唱段,還有舞蹈動作等,傅鐸有意識地運用民族民間藝術傳統形式,寫成了一出13場的大型歌劇《王秀鸞》。

歌劇描寫了1942年“五一”反“掃蕩”後的冀中農村生活,通過一個普通家庭婦女到邊區勞動英雄的成長過程,歌頌了黨的英明領導,深刻揭示了大生產運動的意義以及婦女參加勞動生產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當時抗日根據地遭到日寇頻繁掃蕩和“三光”政策的摧殘破壞,廣大農民生產生活陷入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該劇的創作和演出,對推動大生產運動、激發婦女參加勞動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人公王秀鸞成爲農村婦女解放的一個藝術典型。

時值1945年春耕季節,歌劇《王秀鸞》巡迴演出於饒陽、定縣、博野、蠡縣、任丘、河間、高陽等縣的廣大農村,受到冀中軍區領導及廣大羣衆的熱烈歡迎,還榮獲冀中軍區黨委頒發的文藝創作獎。不久,許多專業文藝團體和村劇團也紛紛演出《王秀鸞》,敵後抗日根據地形成了“《王秀鸞》熱”,歌聲遍及平原山鄉。

《王秀鸞》的劇本也不只是靠傅鐸在羣英大會上搜集來的材料,還有他自己切身的生活積累。傅鐸出生於冀中一個農民家庭。抗戰開始後,他參加冀中新世紀劇社,爲農民演出抗日節目,後來又參加火線劇社,曾任戲劇隊長、副社長、社長。抗戰期間,傅鐸一直在抗日根據地生活和戰鬥,同羣衆一起春耕、春種、搶秋、奪麥。敵人來了,他們一塊反“掃蕩”,一同爬窪,一起戰鬥。特別是傅鐸在離開學校到參加革命工作之前,有四五年時間是生活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多年的農村生活,讓他接觸了各種各樣的農村人物,十分熟悉農村生活和羣衆語言,這給他的創作帶來極大方便。3位勞動模範的事蹟和他本身的生活經歷融合在一起,激發着他的創作衝動。傅鐸回憶創作歌劇《王秀鸞》的經歷時說:“我想,羣衆之所以歡迎它、接受它,是因爲那個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羣衆的生活、羣衆的鬥爭。我之所以能把它寫出來,而且寫得還比較順利,也正是因爲有了一個比較豐富的生活基礎的關係……”

作家孫犁在1946年看了《王秀鸞》演出後,寫下了這樣的話:“我從樓上看到樓下的觀衆,他們一直那麼注意地看,一直焦渴地等待下一幕的開場。什麼東西這樣吸引他們呢?沒有傳奇,沒有什麼特別的佈景,沒有豔麗的女角。臺上很平常,家庭的糾紛,田園的勞作,有時只是王秀鸞母子兩個在那裡埋頭工作而已。但正是這些事物吸引了觀衆,再現了農民的生活、悲苦和愉快。而過節是這麼自然,沒有特意的剪裁穿插,施糞澆水,鋤草收割,吃飯做活,做活吃飯。但它是一幅完整的農民歷史畫,它和觀衆的生活息息相通。劇本的成功就在這裡。”(■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