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學 花樣課堂故事多

(原標題海外留學:花樣課堂故事多)

每個留學生在海外求學生涯中都有一些難以忘懷的經歷,無論酸甜苦辣,都爲留學時光留下了註腳。

哲學課上看電影

留學加拿大的第一學年第二學期,我的選修課中包含一門“哲學理論入門”。與預想中晦澀難懂的課程教授方式大不相同,授課老師在第一節課上就表示自己並不喜歡 “填鴨式教學”,而是希望學生儘可能參與其中。根據安排,一堂課中,近半時間由老師授課,其餘時間都在進行課堂討論——從蘇格拉底到亞里士多德,從康德黑格爾,可以說深奧繁複。所幸老師每次上課都會將當節課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等做成紙籤,讓同學們挑選並進行角色代入。這樣一來,在相關背景信息的輔助下,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感受哲學家們在思想觀念上的碰撞,也對很多抽象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辯論結束,老師還鼓勵學生嘗試學術化詞語對給定的概念進行定義,進一步強化語言組織能力。

與此同時,老師還會在課上播放一些電影片段,並要求學生嘗試概括其中蘊含的思想,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一些概念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還記得,當時的期中考試並非常規的筆試答題,而是於當週爲學生播放電影《雲圖》,並要求每個學生用自己認爲最契合原片主旨的方式進行賞析,同時強調沒有標準答案,能夠邏輯自洽即可。我選擇的是自己最感興趣柏拉圖哲學進行解析,並拿到了不錯的分數

記錄睡眠情況的身心健康課

大學第二年,我所讀專業必修課中有一門課叫“身心健康”。由於教授這門課程的老師有營養學和體能學的專業背景,因此他自有一套教學方式。首先,老師摒棄了傳統意義上的教科書,在有部分課件條件下着重和學生們進行互動與討論。在第一節課上,他就向我們傳遞了一個核心觀念——合理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他要求學生記錄自己的睡眠時間及質量,將是否做夢和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作爲標準;同時還建議大家可以藉此機會改變睡眠模式以提高生活質量。

在此之前,我已經連續幾年習慣在午夜後入睡。起初,我並未認真考慮老師的建議,但在開始記錄睡眠情況3周後,我發現在同等睡眠時長的條件下,更早入睡有助於提升次日的精神狀態;同時,如果在入睡前1小時減少喝水並不進食,當晚做夢的概率也會更低。在這種趨勢持續3周後,我意識到自己的作息和狀態都有了明顯改善。在和老師詳細聊過這個變化後,他建議我儘可能養成新的作息習慣。雖然一開始比較艱難,但在連續10天早睡後,我感到自己的睡眠質量有明顯提高,學習效率也有所提升,這種正面反饋讓我下定決心把新作息保持到學期末

這門課看似簡單,但卻給了我充滿實用性的經驗——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不僅適用於個人健康計劃,也適應於學業和人生。

社會學課上理解同理

在我的概念中,提到精神疾病患者,會下意識地同情對方,但一門社會學課改變了我的觀念。

在那門課中,授課教師在前幾節課以常規方式向我們介紹了精神疾病的幾種常見原因後說:“現在,你們也許能從科學的角度去理解困擾精神疾病患者的原因,但今天我想要大家切身感受他們的負擔。”隨後,他要求學生們帶上事先準備好的耳機錄音內容是心理機構結合大量精神疾病案例做出的“模擬內心活動”。教授要求大家在聽錄音的同時,在校園內走一走,以真正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

剛開始聽錄音時,我幾乎感受不到什麼影響。但在幾分鐘後,錄音中的內容變得越來越狂躁、裡面的信息也逐漸令人難以理解。當我離開教學樓時,腦海中至少同時存在着4種不同的聲音,它們不僅在邏輯上相互獨立,而且在情緒上也互不聯通——當一個“男聲”明顯處於暴怒狀態時,另一個“女聲”卻在默默哭泣;某個聲音在小聲唱歌時,另一個聲音卻傳來刺耳的剮蹭聲。那時,這種不和諧帶來的不適感已經讓我很難繼續要進行的行動,買好東西付款時,我必須整個身體向櫃檯前傾才能勉強聽到價格,更不用說嘗試和別人進行基本的對話,人的狀態也變得焦躁不安。

30分鐘的體驗結束後,老師說:“希望大家記住今天的經歷,當你們今後遇到精神疾病患者時,請記得,他們每天都是這樣生活的。”這次體驗讓我深刻感受到,同理心比同情心更加可貴、也更加有效。只有越來越多的人真正對他們的遭遇有感性體驗後,才能理解並尊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