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中美科技創新與產業政策之爭(張東寧)
中美競爭性的科技創新結合競爭性的產業政策,不但重組全球價值鏈,也關乎全球競爭效率提升,正在改變既有的全球化制度。(示意圖 Shutter Stock)
改革開放四十年推進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建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也累積了一些成功經驗。從1988年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上首次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到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四十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探索的同時,也協調了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關係,拓展市場,增加收益,將「中國製造」升級爲「中國創造」成爲深入全球化的必然一環。
從作爲競爭對手的美國來看,中國生產效率提升,不僅是市場佔有率被壓縮,更是面臨制度演進的挑戰。隨着市場被蠶食,收益被威脅,相對收益思維必然聚焦戰略產業。美國《晶片與科技法案》和「小院高牆」便是從國內到國外對存在高額租金的高技術產業的對內扶持與對外打壓。再深一層,戰略產業涉及的資訊通訊技術安全(如Sub6和微波頻段的選擇)、產品品質標準制定(如星閃聯盟)、智慧財產權專利(如5G基頻晶片)、人工智慧算力(如GPU)等,已經將中美關係從產業結構矛盾上升爲產業規則競爭。
產業結構歷經數十年累積與改變,雖然矛盾頻生,但還有高耗能、資源密集、低收益、比較優勢、規模效益等產業作爲中美關係的「壓艙石」;而產業規則競爭則直接關乎「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尤其這種規則設計的競爭來自於中國式現代化模式的成功經驗積累。
中美競爭性的科技創新結合競爭性的產業政策,不但重組全球價值鏈,也關乎全球競爭效率提升,正在改變既有的全球化制度。然而,多國經驗顯示,追求生產效率提升的過程中,科技創新不一定孵化出產業政策,產業政策也未必保證科技能創新,持續而穩定的發展難能可貴。
中美也依靠各自成功和失敗經驗不斷調整賽道,攻防結果最終將取決於產業政策能否貼近全球市場發展,科技創新能否滿足社會需求變化,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承認對方的競爭能力從而在什麼範圍內產生合作意願,既國內經濟政策最終決定國家間關係。也就是說,在全球發展的挑戰面前,誰能更好的總結經驗,做好現實的事情,誰就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作者爲東北師範大學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