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面對民主獨裁 在野需共建防衛機制 (羅智強)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與藍委們舉行「廢死大法官,立法院要同意嗎?」新國會智庫第二波死刑民調記者會。(羅智強辦公室提供)
67%的民衆認爲立法委員應對賴清德提名主張廢死的大法官,投下不同意票;64.9%的民衆認爲立法委員不應配合大法官實質憲法判決,修法提高死刑門檻;82.7%的民衆反對廢除死刑;80.5%的民衆不認同大法官實質廢死的判決!
10月15日成立新國會智庫後,短短半個月,發佈了二波死刑民調,目的不只是讓大家知道大法官作出了實質廢死的憲法判決之後,人民的看法如何?更重要的是,提供立法委員在國會裡,要如何行使立法權、預算審查權、人事同意權的參考,也可以說,新國會智庫的目標是要當「立法行動的指南針」。
以這二波的死刑民調爲例,新國會智庫不只是問民衆對死刑存廢的態度、滿不滿意大法官的實質廢死判決,更重要的是,立法院接下來面對二個爛攤子,一個是要不要配合大法官違反多數民意,修法提高死刑門檻?一個是要不要同意賴清德提名的6位主張廢除死刑的大法官。
過去,立法委員都只能憑着主觀的判斷、自己的經驗,做出如何立法、要不要同意人事的判斷。但新國會智庫透過專業中立的民調機構,提供即時、客觀的民調,就可以清楚而明白的告訴立法委員,人民反對立法委員成爲大法官實質廢死的幫兇,反對立法委員配合大法官違背多數民意的判決,修法調高死刑門檻;人民也反對立法委員爲主張廢除死刑的大法官被提名人背書,反對對他們投下同意票。
如此一來,立法委員就可以更有底氣的決定立法的行動和方向。
立法委員,是「民意」代表,忠實反映民意在立法院採取行動,這是立法委員的天職。爲了立法行動能和快速、精準的和民意結合,形成「優質立法」的風氣,這也是新國會智庫成立的目的。
此外,新國會智庫也有另一個民主制衡的任務,就是「掌握議題的發動權」,由於執政者擁有龐大的媒體、網路資源,可以用錢砸出龐大的議題設定優勢,因此,過去在公共議題的話語方向上,一直都是執政黨在主導、設定議題。新國會智庫就是希望以小巧、快速的平臺上,結合精準民調和優質立法,化被動爲主動,強化民主制衡的力量。
一樣是以死刑民調爲例,其實在大法官作出實質廢死宣判後,執政黨就開始圍魏救趙,不斷的拋出各種爭議議題,目的就是要冷卻廢死議題,而實際上,如果不是新國會智庫陸續公佈數波死刑民調,執政黨確實已經相當成功的轉移焦點,讓廢死議題慢慢冷卻。
在大法官甘爲執政者的側翼,沒收全世界民主國家國會都有的聽證調查權、用憲法判決當作官員在國會說謊免責的保護傘,本就失衡的臺灣民主,權力更加快加速的向執政者靠攏。在這個民主危機時候,在野的立法委員,就必須更緊密的結合民意、掌握議題、優質立法,才能夠抵禦執政者對臺灣民主的侵犯。(作者爲立法委員、新國會智庫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