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研究揭兒少上網風險 中小學生網路霸凌比率驟升

國衛院羣體健康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國衛院研究發現,2021年至2024年,國小、國中族羣在實體與網路霸凌比率顯著提升,連帶影響憂鬱、自傷情況呈現上升趨勢。記者林琮恩/攝影

網路普及,社羣團體使用率高,學生遭遇網路暴力情況也因此提升。「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今天舉辦兒少網路安全年會,國衛院羣體健康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國衛院研究發現,2021年至2024年,國小、國中族羣在實體與網路被霸凌比率顯著提升,連帶影響憂鬱、自傷情況也呈現上升趨勢。

依國衛院研究結果,去年8.8%兒少遭遇實體霸凌,今年數字大幅成長至14.5%;去年2.7%兒少遭遇網路霸凌,至今年數據增加爲4.4%。林煜軒表示,研究調查對象年齡從國小至高中,其中國小受害者最多,原因是霸凌定義爲強者欺負弱者,年齡愈小愈容易受害,而實體、網路霸凌的情況,也反應在兒少實際心理狀況。

該研究同時調查兒少性影像外流情況,去年4.6%兒少曾提供私密照給他人,今年數字持平,比率約4.15%;去年有3.9%兒少傳送個人性相關訊息,今年則有3.46%。林煜軒表示,依研究結果,以教育現場每班30人推算,幾乎每班至少有1人將私密照傳送給他人,且國小、國中及高中學童中,以國小學童傳送私密照比率最高,背後原因是兒少比過去早熟,此議題在國小高年級時,就應該受到關注。

林煜軒表示,網路霸凌、私密照外流情況,導致近4年兒童憂鬱、自傷狀況增加,國內一項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研究,將自殺風險分爲0至54分,分數愈高風險愈高,結果發現,遭遇網路霸凌者,自殺風險增加6分,但這背後與性影像外流、實際生活遭霸凌等,可能互相影響。

出席年會的兒少代表廖康佑說,爲與同儕交流,學生很難不使用社羣,自己曾遇過同學因關心網路議題,在網路上發表意見,卻遭立場不同的20多位同學留言攻擊,自己協助保存證據,截圖給學校相關處室,後來該名同學接受輔導諮商,纔沒有留下太多陰影。

教師蔡伃婷表示,網路霸凌不只在線上層面影響,甚至連帶延伸到線下的暴力事件,她曾遇過學生在升學期間,威脅另一人要把對話截圖傳給大學系所教授,讓對方升學失利;網路事件與實體霸凌不同,後續處理情況,不像實體案件可以看見行爲人遭懲處等,學生誤認「不了了之」,而忽略對於網路霸凌事件的警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