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生段考前上吊 韋佳德:分數是害死童年的萬惡淵藪
新北市三峽一名國三學生12日晚間在家輕生,原本只是身體不適請假在家準備段考,卻被返家的母親發現用童軍繩上吊,即使立刻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藝人韋佳德看到新聞後感嘆不已,痛心PO文直言「分數害死童年」,以過去在其它國家生活的經歷,呼籲臺灣學校教育制度該檢討了!
▼韋佳德看到三峽國三生輕生的消息,感到非常痛心。(圖/取自韋佳德臉書)
義大利籍的韋佳德來臺發展近5年,除了經常上節目分享寬廣見聞,也擔任大學教授、翻譯人員等多樣職業,常在臉書分享對教育的理念見解。他13日看到三峽國三學生自殺的新聞,對於「分數評量制度」帶來的結果特別痛心,提及過去在任教學校探討期中答案時,總是會刻意不讓學生看到分數,雖然背後的原因用心良苦,卻常常無法得到學生的理解。
韋佳德表明對「分數」的看法,認爲人類不管再怎麼正面思考,還是難免會被成績單上的分數影響,得分較低的學生自然而然就被視爲「壞學生」,不僅令人心情沮喪,還會被貼上標籤。他主張不讓學生看到期中分數,卻往往在期末評鑑時得到抱怨,「很多人心裡想着,沒有分數怎麼辦?!但除了考試的分數,就沒有其它評量學生,協助學生髮展的方式嗎?」
▼韋佳德擔任教職,雖主張不讓學生看到期中成績,卻常常無法被理解。(圖/取自韋佳德臉書)
文章中,韋佳德以2006年待在挪威的經驗爲例,指出該地家長、孩子、導師每學期都會做1次「發展評量面談」,老師會在面談前發1張自評表給學生,詢問如「最好的朋友是誰?最喜歡的課程?最不擅長的事?」等問題,但絕不給任何分數、排名,只會具體描述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老師不是裁判,給分數毫無意義!老師該幫助孩子尋找熱情所在,鼓勵小孩追求夢想,發展團隊合作,因爲這是比考試更難卻更重要的事!」
▼韋佳德以2006年在挪威居住1年的經驗爲例,呼籲臺灣檢討教育體制。(圖/取自韋佳德臉書)
對此,韋佳德認爲挪威教師的作法比打分數更有意義,「他們要讓孩子瞭解,生命並非只有輸或贏,人生中還有許多沒有學到的課!每一個小朋友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而無需因爲成績欠佳而打退堂鼓。」他直言,政府與其費盡心思設計預防自殺的口號,不如深入瞭解青少年問題所在,「分數對學生的殘害,不亞於貧窮與家庭暴力,學校的評分制度,已到了該檢討的時候了。」
►►►電影新聞+實用資訊,加入『ET看電影』就對了!
韋佳德臉書全文:
懇請教育部更改學校的分數評量制度!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三峽一名國三學生在段考前夕,選擇用童軍繩結束自己的生命。今天這則新聞讓我特別難過,因此我得好好地討論這個問題,認同者請分享。
去年,在我任教的學校,我跟學生探討期中考答案的時候,我決定不給學生們看分數。學生不理解箇中原因,但我有我的主張。
我認爲,人類再怎麼正面思考,還是會被成績單上的分數影響到。因爲考試獲得「高分」的同學,難免被歸類爲「好」學生;而分數不高的同學,變自然地被視爲「壞」學生,分數不僅讓他們心情沮喪,學習情緒低落,更因此被貼上標籤。
依我的經驗,無論給什麼樣的分數,都不會有好效果!我用心良苦地跟學生解釋我的理由,他們表面上雖然贊同,到評鑑時卻抱怨老師沒有給他們看期中考分數。唉!不能全怪他們,因爲他們也是受害者,他們所處的制度,就是單單以分數來評量一個學生的好壞。
很多人心裡想着,沒有分數怎麼辦?!但除了考試的分數,就沒有其他評量學生,協助學生髮展的方式嗎?
韋佳德要跟你們分享另類可能性。
我2006年在北歐的挪威待過一年,覺得他們的制度富有效果,又值得引進。
每學期家長與孩子都會和班級導師有一次的「發展評量面談」。在面談前,老師會先發給孩子一張「自評表」,問孩子在學校最好的朋友是誰?最喜歡的課程時段?最喜歡的活動?覺得自己最棒的地方?最不擅長(討厭)的事?以及想對老師說的話。面談時老師會說明這學期孩子在各個面向的表現,沒有分數、沒有班級排名,只有具體的描述。
老師不是裁判,給分數毫無意義!老師該幫助孩子尋找熱情所在,鼓勵小孩追求夢想,發展團隊合作,因爲這是比考試更難卻更重要的事!
這另類作法側重腦力激盪、成果共享而非排名。他們要讓孩子瞭解,生命並非只有輸或贏,人生中還有許多沒有學到的課!每一個小朋友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而無需因爲成績欠佳而打退堂鼓。因此,單純地以分數評量一個學生,並無意義。
青少年自殺的原因很多,政府與其絞盡腦汁,設計花俏的預防自殺的口號,不如深入瞭解青少年問題的所在。分數對學生的殘害,不亞於貧窮與家庭暴力,學校的評分制度,已到了該檢討的時候了。
● 《ET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手機要看更多請下載《娛樂星光雲》APP
►►►iOS:點我下載。 ►►►Android:點我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