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誌/南方有四島

6000年前澎湖海面不再上升變動,海岸巖壁時間海浪拍打、衝擊,形成海蝕裂隙、海蝕凹壁、海蝕拱門海蝕柱⋯⋯。西吉綿延800公尺的玄武岩海岸,吸引了許多旅人前往,探索這個藍與黑的世界。

整個夏天,幾乎只要天一亮葉生弘就起牀了。因爲夏天沒有東北季風,正是澎湖羣島旅遊旺季,葉生弘等會就要帶潛水的客人下水了,也許今天可以有好運氣,看到大羣丁香魚球。在經營潛水觀光旅遊前,葉生弘也是打魚的人,是漁家第四代,兄弟、爸爸、阿公祖父都在捕魚;潛水打魚是這個家族專長,據說每種魚法和捕魚點都是家族世代相傳,功夫與地點只傳給自己的後代,外人是學不到的。澎湖海域向來是著名的漁場北有北淺漁場,南有臺灣堆漁場(南淺漁場)。澎湖羣島主要受到中國沿岸流、黑潮支流南海季風流等三大海流影響。冬季時,中國沿岸流帶着魚類南下,集中在澎湖西側。夏季時,北上的溫暖黑潮支流,則帶來了熱帶太平洋及印度洋的豐富魚種

一年一度的池府王爺廟會東嶼坪盛事廟方人員從白天就開始爲迎王祭典進行各種儀式,一直持續到隔日清晨。東嶼坪的廟會活動,帶回上百位村民齊聚,點亮的漁船廟宇燈火,讓東嶼坪有了與平時寧靜黑夜截然不同的熱鬧夜景

澎湖豐富的魚類資源,是海島人民生計所繫。年輕時的葉生弘也以捕魚爲生,直到幾年前的一個黑夜。那一晚,葉生弘進行了多次潛水打魚;可能是減壓時間不足,幾個小時後回到水面,因爲潛水夫病,幾乎喪命。「有的鄰居在潛水打魚時,就是這樣得到潛水夫病,突然就走了……」葉生弘回憶起當時,依然感慨不已。突來的瀕死經歷,讓他感到大海的變幻莫測與生命無常,於是下定決心放棄潛水打魚,改爲全力經營觀光旅遊,轉眼間在澎湖南海經營海洋旅遊已有十年。葉生弘熟悉的海域,正是今年10月掛牌的「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位在澎湖羣島南海的望安七美之間,範圍包含了東嶼坪、西嶼坪、東吉、西吉以鄰近數個小島,是臺灣繼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之後,設立的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在國家公園於今年夏天正式公告前,南方四島曾經突然一夕爆紅。這是因爲網路流傳一張神秘的海上藍洞照片,這張照片首先被日本媒體報導,又從日本紅回臺灣,造成遊客一窩瘋爭相前往一窺究竟。這個地點就是南方四島的西吉,當地人稱爲「竈籠」,是難得一見的透天玄武岩海蝕洞。因此,搭船前往南方四島巡航、探索鮮少人居的小島,成了遊客們的一時之選。這幾個神秘島嶼也曾經繁榮,有的島上過去不僅雙層洋樓林立,最熱鬧時甚至住過三千多人。時過境遷,大約在民國六十年左右,因爲環境和生活條件等問題,島民陸續遷離,四個島嶼成了旅人口中「時間靜止的島嶼」,時間彷彿就在島民搬遷的那一刻停止前進。現在常住人口不到20位,其中,西吉更成了無人島

東吉燈塔,是航行險惡黑水溝的海上明燈。塔高24.4公尺,裝置三等旋轉式透鏡煤油白熱燈,每12秒閃光一次。東吉燈塔是日本人統治臺灣時於1911年所興建,是澎湖的第二座燈塔,也是船隻往來臺灣、福建和廈門的重要指標。

【本文完整內容請見《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4年10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