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支出創新高?揭仲曝「三大隱憂」:軍備恐泡沫化

行政院拍板明年度中央總預算,國防預算整體規模爲6470億元,GDP佔比約2.45%。(蔡雯如攝)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已完成籌編,歲出部分共編列3兆1325億元,較今年的預算編列數2兆8818億元,大幅增加2507億,增幅爲8.7%。至於明年「總體」國防支出,包括國防部年度預算歲出編列數4760億元、「海空戰力提升計劃」與「新式戰機採購」等兩項特別預算案的歲出分配數904億元,及專門用來墊高帳面數字的非營業特種基金支出806億元,合計達6470億元;與今年「總體」國防支出編列數6070億相較,增加約400億,增幅約6.6%。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雖然明年「總體」國防支出高達6470億元,但此一數字背後,已浮現「年度預算佔中央政府總預算比例創2019年後新低」、「舉債買武器比例將近四成」與「支出結構失衡使花大錢購入的軍備日後不排除會泡沫化」等三大隱憂。

一、年度預算佔中央政府總預算比例創2019年後新低。

揭仲說,明年國防部年度預算的歲出編列數爲4760億,與今年的預算編列數4406億元相較,雖增加354億元,但增幅僅約8%,低於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增加幅度的8.7%。

揭仲強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國防部年度預算的歲出編列數雖增爲4760億,但佔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編列數的比例,卻僅有15.2%,較今年的15.3%微幅下滑,創下2019年後的新低;且與2019年的17.1%相較,已下滑近2%。

揭仲指出,近年國防部年度預算的歲出編列數雖不斷攀升,但因爲同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編列數成長幅度更高,使國防部年度預算佔中央政府總預算比例非但沒有提升,反而從2019年的17.1%,一路下滑至2025年15.2%,顯示中央政府對增加國防預算的重視程度,似乎不如外界想像中那麼高。

揭仲提醒,這不禁令人擔心,在二項特別預算於2026年全數編列完竣後,屆時賴政府要如何應付華府日益增加的壓力!

二、舉債籌獲武器的比例將近四成。

揭仲又說,明年用於購買、研發武器裝備的支出,包括年度「軍事投資」預算編列數1458億,與兩項特別預算的分配數904億,合計2362億;其中特別預算904億全數來自舉債,使明年用於購買、研發武器裝備的支出中,舉債比例高達38%。

揭仲解釋,這代表政府這幾年爲提升防衛戰力,用於研發或採購武器的支出,其實已超過政府正常稅收所能支應的範圍。

三,支出結構失衡使花大錢購入的軍備日後不排除會泡沫化。

揭仲說,一般而言,「武器採購與研發」支出與「作業維持」支出,最好能維持1比1,以確保所獲得的武器裝備,能夠有合格的人員操作、有足夠的燃料來運作,和獲得必要的保養與維護。他指出,明年國防部「武器採購研發支出」,包括年度「軍事投資」預算與兩項特別預算,合計2362億;「作業維持」預算則因爲無法獲得特別預算的挹注,僅編列1487億,雖然較今年預算編列數1310億增加177億,但明年國軍「武器採購研發」支出與「作業維持」支出之間的比例,仍高達1.59比1,失衡情形依舊十分嚴重。

揭仲解釋,國防部「武器採購研發」支出與「作業維持」支出嚴重失衡的情況若一直未能改善,可能導致日後國軍雖在帳面上擁有許多武器裝備,但衍生的龐大「作業維持」經費將超過國家正常稅收所能負擔的程度。使這些花費巨資、甚至借鉅額債務所獲得的武器裝備,日後不排除會「泡沫化」,即能實際獲得的戰力遠低於帳面上的數字!

揭仲建議,面對華府與日俱增的壓力,政府或許還是該思考在年度正常稅收可勉強支應的範圍內,相當程度的增加國防部年度預算佔中央政府總預算的比例,特別是「作業維持」預算的金額,才能在應付外界壓力的同時,又能改善國防支出結構失衡,避免所籌獲的大量武器裝備淪爲「泡沫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