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內卷嚴重,工信部果斷出手!提升標準,能否抑制過度投機?

在趕碳號看來,“徵求意見稿”的頒佈,於整個光伏行業而言,是一件結結實實的利好:明確並提高了行業標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越是一個有着大好前程的行業,越是參與者衆——這可以理解,但往往也越容易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這也可以理解。

光伏,發展這麼多年其實從來就不懼競爭,只要公開、透明、合規,只要大家站在公平的起跑線上。事實上,這個行業參與的高手越多、水平越高,就越能實現良性競爭,構建良性的生態,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後,光伏擴產可以,但要自己先掏30%的錢出來,還要滿足不斷提升的技術指標和能耗等要求。

01資金門檻:自有資金比例不低於30%

《徵求意見稿》對光伏製造行業的資金做了明確的要求:“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爲30%。”

2021年出臺的光伏製造行業規範,僅要求新建和改擴建的多晶硅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爲30%,而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爲20%。此次,《徵求意見稿》對所有光伏製造行業資金准入門檻統一定在了30%。

一邊是光伏行業的狂卷、光伏企業的破產,一邊則是各地仍然大幹快上的擴產。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像鍾寶申說的那樣,“花錢的人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不心疼”。

現在,所有“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爲30%”,這就是一個緊箍咒。願意投光伏?沒問題,在地方政府下場前,你先要自掏腰包30%。

以前那種地方政府幫助企業代建廠房、企業拿土地、廠房和設備向銀行抵押貸款、地方國資來擔保的套路,恐怕會越來越少。

招商很卷,有時候各地的光伏產業招商是有點不要命的。趕碳號最近關注的一個案例,就是創辦不足兩年的光伏企業——旭合科技。這家小公司去年從滁州拿到了1個億補貼,今年又拿1個億。公司一分錢還沒賺到,今年已經到手的政府補貼,已經佔到旭合科技母公司、上市公司藍豐生化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425.52%!

來源:黑鷹光伏

旭合科技這樣的小公司,在2024年的光伏擴產項目中甚至排不上號。典型的大項目,當屬青海麗豪。

這家公司將在內蒙投資250億,建設年產20萬噸高純晶硅配套25萬噸工業硅項目。用《徵求意見稿》的標準來卡一卡,青海麗豪這家硅料新貴,正式投資前能拿出75億的真金白錢嗎?

由於麗豪非上市公司,趕碳號有點懷疑,莫說是75億的自有資金,這家公司的淨資產有沒有75億都很難說。硅料已經跌破4萬,全行業都在虧損。這樣的大項目仍然沒有叫停,如果說麗豪拿不出這麼多錢,那麼,這個大項目背後的冤大頭,又是誰呢?

02技術門檻:電池量產效率不低於26%

《徵求意見稿》對現有光伏製造企業及項目產品、新建和改擴建企業及項目產品進行了明確要求。新建產能的技術、能耗等標準,比2021年的標準和現行標準,都提高了不少,趕碳號在此挑幾條重點標準說一下:

(1)多晶硅要滿足《電子級多晶硅》(GB/T 12963)3級品以上要求或《流化牀法顆粒硅》(GB/T 35307)特級品的要求。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還原電耗小於44千瓦時/千克,綜合電耗小於57千瓦時/千克。

(2)N型單晶硅片少子壽命不低於1000μs,碳、氧含量分別小於1ppma和12ppma,其中異質結電池用N型單晶硅片少子壽命不低於700μs,碳、氧含量分別小於1ppma和14ppma。

(3)N型單晶硅電池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不低於26%。

(4)N型單晶硅組件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不低於23.1%。

客觀來說,以上要求雖然不算苛刻,但真要嚴格執行,其實也不算低。目前,無論是老玩家還是新玩家,所有企業的N型TOPcon電池量產效率,在宣傳口徑上,都已經高於26%了。當然,有不少企業存在虛假宣傳的成分。比如,雖然量產做到了26%以上,但真要按這個標準量產,A品率、良率只能做到80%多。

不管怎樣,26%的光電轉換效率還需要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測算方法。

針對《徵求意見稿》中的硅料能耗標準,一家頭部硅料企業負責人表示:“2023年多晶硅行業的平均綜合電耗就已降至57千瓦時/千克了,這個能耗門檻太低了,至少要小於55千瓦時/千克纔有意義。”

當然,既然是面向全行業的一個標準,自然不能按照少數頭部企業的標準來執行。換句話說,作爲一家硅料企業,如果量產做不到電子級三級,綜合能耗幹不到每公斤57度電以下,那基本就可以關門了。

03知識產權:能否成爲光伏企業的壁壘

值得關注的是,工信部除了從新建產能的資金門檻、技術門檻做了一些行業性規範要求以外,還首次提到了知識產權問題。

《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鼓勵企業加強知識產權開發、應用和保護,按照《企業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要求》(GB/T 29490),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

最近一段時間,趕碳號針對知識產權發佈過一系列深度報道。我們認爲,當下光伏內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行業長期漠視知識產權,至今仍有不少企業崇尚“拿來主義”。在光伏行業“三頭在外”之時,有一些企業或許因此而受益,但是在當下,在光伏企業主導整個行業的發展之時,保護與尊重知識產權,就變得尤爲重要。創新是光伏最大的驅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鼓勵創新。

2024SENC大會期間,光伏大佬朱共山、高紀凡、鍾寶申等不約而同地發起保護知識產權的倡議。其中,天合光能則是直接付諸行動,向中清光伏、阿特斯等企業發起維權。

7月5日,在隆基綠能的投資者交流會上,隆基管理層也反思專利問題,認爲公司過去在整個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得不夠好。因此,隆基將在BC技術專利保護方面汲取過去的經驗教訓,構建起BC技術的護城河。

後 記

此次工信部進一步明確光伏製造行業的規範與標準,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業當下的無序、同質化競爭。光伏行業想要成爲新質生產力,在能源轉型中成爲主角,就必須提高標準。

趕碳號認爲,這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