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降格 顛覆文化認同
民進黨當局拋出國立故宮博物院改隸文化部以及改名的議題,引發輿論譁然,藍營質疑蔡英文政府把故宮「降格」是蓄意操作去中國化,文化部長李永得卻抨擊持降格之說者存有「封建思想」。但李永得此言差矣,因爲故宮改隸文化部牽涉的不單是行政層級的變化,而是臺灣廣大民衆「文化認同」遭到顛覆,罪魁禍首是民進黨政府,不應怪罪外界。
由於民進黨政府長年操作去中國化,如今到底有沒有把故宮典藏當成「自己的」文物?對多數臺灣民衆來說,答案顯然很清楚。就算我們對中共再怎麼厭惡,大多數臺灣先民來自對岸,傳承廣義的「中華文化」已內化於血脈中,故宮典藏就體現了這樣的「文化認同」情結。
但民進黨歷來操作去中國化劣行班班可考,也難怪臺灣民衆會懷疑執政者把故宮降格改隸文化部是居心叵測。故宮文物源自宋、元、明、清歷代皇室典藏,所有器物書畫都代表最高工藝水平,還有大量善本古籍、官方文書等歷史文獻,這種「本真性」賦予故宮文物獨一無二的文化位階,這是一種客觀存在,再多視角的論述,也無法抹除它們在華人歷史的地位。
誠如李永得所言,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是由法國文化部統籌,因此故宮是否改隸文化部確實有討論空間。然而不管羅浮宮行政層級爲何,不管文物究竟是饋蹭、掠奪、蒐購而來,它們都是法國曆史的見證,封存了時代意義與藝術成就,這種「膜拜價值」是不容質疑的。更何況羅浮宮博物館雖由法國文化部統籌,它的館長卻是由總統所任命,法國民衆很難想會有執政者企圖去否定這樣的文化位階。
正如故宮院長吳密察所言,故宮可以扮演「普世的博物館」,激發更多元的文化探討並與當代產生對話,爲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它更應保持超然的地位。
假如故宮隸屬文化部,行政層級降低勢必導致編制縮小,而且要跟其他場館分食盞盞之數的文化預算,它的文物研究與歷史詮釋就越可能受到意識形態左右,越不可能達成「普世的博物館」願景。至於故宮如果改名「華夏博物館」更令人難以置信。故宮文物並非僅源自中原文化,另有來自中亞、歐洲等典藏,豈能用華夏兩字涵括?
民進黨政府最終要回答民衆的疑惑:到底你們怎樣看待臺灣傳承自彼岸的文化血脈乃至自己置身的中華民國法統?衆所皆知,有些綠營人士很想當日本皇民,亟欲去中國化而後快。但日本是很尊重文化位階的,他們對西方或中國的經典藝術都充滿敬意,如果看到不肖子孫蔑視故宮典藏,可能會氣得從墳墓跳出來。(作者爲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