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街頭亂擺放頑疾如何解決?汕頭龍湖首推“治理2.0”良方
在汕頭街頭放眼望去,各種品牌、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成爲城市中一抹亮麗的風景,“騎着小電驢逛吃汕頭”也正演化爲遊客走進汕頭的一種新選擇,可以說,“小電驢”已然成爲了汕頭文旅的標誌之一。
但隨着汕頭的文旅熱度高漲,共享單車在幫助市民遊客解決出行難題的同時,也爲這座城市“增壓”,帶來了亂停亂放、熱點商圈大量堆積等亂象,特別是節假日期間的部分熱點地段上,那些佔滿人行道的共享單車,已然從“幫助出行”演變成了“阻礙出行”。
如何解決共享單車亂象?汕頭龍湖區城管局在兩年前就首提“共享單車一家清”的企業共治辦法,率先嚐試運營商分配責任路段進行管理等措施,使共享單車治理情況得到一定緩解,該舉措也在汕頭其他街區複製推行。日前,羊城晚報記者又從龍湖區城管局獲悉,該局針對治理共享單車亂象問題再次創新管理制度,該區共享單車治理率先迎來“2.0時代”。
9月24日,汕頭龍湖區城管局召開協調管理工作會議,與人民出行、青桔、小黃驢、喵走、美團五家共享單車企業簽訂《汕頭市龍湖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含電動車)責任片區管理責任書》,進一步明晰共享單車運營商在車輛管理等方面的責任,呼籲運營商共同守護市容市貌和出行秩序。
記者在會上獲悉,此次的運營管理制度主要有兩大創新亮點。一方面,共享單車運營商對責任區內所有品牌的車輛管理權限升級,從開鎖挪動提升至應急調運,提升治理效率、縮短解決時間。也就是說,在其對應的責任區域中,負責的運營商除了要將道路上的共享單車進行有序擺放外,如出現車輛滿額、超量、積壓等情況,還需將超投車輛調度至最近的、未飽和的停放區域中,同時,本着公平公正原則,要確保各熱點停放區域內不同品牌的車輛數量均衡。
另一方面,共享單車運營商對車輛的管理責任從“道路負責制”轉變爲“街道片區負責制”,在龍湖區城管局的統籌下,龍湖中心城區共享單車停放區被歸整合併爲4個責任區域,分別由5家運營商以兩個月爲週期輪流進行管理,同時,龍湖區城管局也將針對運營商日常管理工作進行考覈打分。
“從龍湖區的區域責任制落實以來,效果還是很好的。每個運營商負責一個區域,這讓我們能夠集中運力、人力在區域內路段做好整改。”美團電單車汕頭中心城區運營負責人許俊業表示,針對本次新推行的治理方案,美團將增加10個工作人員、5至8臺調度車輛,來重點處理堆積點和易違停點位。
汕頭喵走出行是近期新入駐的運營商,本次負責新津街道片區的管理,負責人陳湖光告訴記者:“這個片區的主要特點是潮汐效應比較明顯,在早晚高峰共享單車的堆積會更嚴重,爲此,我們也進行相應調整,增加早晚班的人手,以便及時處理好各種情況。”
負責汕頭站區域街頭調度工作的喵走出行一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日裡,他每天至少要搬運規整上千輛共享單車,作爲一個汕頭本地人,他也呼籲各位市民遊客能夠規範用車、按照規定停放,爲汕頭打造一張文明的形象名片。
汕頭龍湖區城管局局長薛躍騰表示,接下來將與各街道密切協作,在進行日常共享單車秩序巡查的同時,實現將“專項整治”與“長效管理”緊密結合,將共享單車有序停放作爲城市文明的窗口,體現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保障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有效維護整潔有序的市容市貌。
當晚,記者隨機走訪萬象城商場、酒吧一條街等熱門商圈看到,路面上並未出現大量集中停放的共享單車羣,同時在停車區域中,車輛擺放也較爲整齊。不過,像當晚一樣的有效管理情況能否延續?在管理改革後,市民遊客在高峰期找尋共享單車是否高效快捷?“共享單車治理2.0”能否取得質的突破?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文、圖 記者 蟻璐雅 通訊員 金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