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化推動棘手 學者:政府不敢碰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5日舉辦「臺灣鐵路管理局徹底改革暨鐵路法修正方向」公聽會,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表示,臺北、臺中、高雄鐵路立體化就花了3093億元,是錢坑,而規畫中的鐵路立體化還有10項、共3516億,應該停止這些傷害臺鐵建設,移作臺鐵重建基金。(黃世麒攝)
臺鐵3年發生2次重大事故,社會對臺鐵的安全管理文化提出許多質疑,「臺鐵公司化」成爲熱門討論議題。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舉辦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對臺鐵組織改造提出建議,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馬士元認爲,政府一再宣示改革臺鐵,卻不敢進入結構性問題的深水區,看不到高官的勇氣,而工會也不肯放手公司化,「不如就來公投,相信臺灣民衆有自己的智慧」。
馬士元說行政院是臺鐵總體檢小組成員之一,他自己對臺鐵改革並不樂觀,因爲從2018年普悠瑪號事故到2021年太魯閣號事故,政府一再宣示改革,卻無法推進到解決臺鐵結構性問題的深水區。
馬士元指出,看不出政府高層的勇氣,面對臺鐵無法維護全民運輸安全的危機,政府不該糾結技術問題、不能糾結在擔心少數員工反彈、不能糾結在選舉考量、不能糾結在穩紮穩打的傳統方法,臺鐵改革需要破釜沉舟的革命。
馬士元表示,總體檢報告中的144項改善事項,看似完成109項,實際上報告只是外部委員對臺鐵的短期體檢,內部還有許多致命性的體質問題,報告無法呈現,外界更該關注144項之外的漏洞。
馬士元認爲,臺鐵應成爲現代化的國營公司,資產獲利纔有士氣,有士氣纔有安全,行政院要勇於解除臺鐵身上的枷鎖,讓臺鐵重新開始。他也強調,政府要勇敢面對臺鐵內2個工會,不要每次改革遇到工會反彈就縮頭,不改革臺鐵遲早要再發生慘劇。
馬士元也呼籲工會,工會注重勞工權益,社會關切的則是運輸安全,當兩者出現歧異,應放下成見面對臺鐵問題,而不是把臺鐵關起來再搞100年,臺鐵屬於全臺灣人,而不是屬於臺鐵工會,工會也不能代表所有員工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