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納管電子煙、加熱煙不容行政或立法怠惰
工商社論
隨着四大公投案投票日的接近,成爲吸引朝野政黨合縱連橫、針鋒相對的熱門課題,以及包括疫情防控、氣候變遷應對、經濟紓困與通膨風險等持續性議題,既讓各級政府部門疲於奔命,同時也讓不同產業領域以及全民陷入不同程度焦慮之際,本月2日「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公開呼籲,臺北市議會應於本會期通過禁止電子煙、加熱煙的「雙禁」政策;以及行政院應儘速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入立法院審查,明確禁止電子煙、加熱煙的倡議。相對於其他熱門議題,前述雙禁政策卻陷入無法引發各方關注的困境。更遑論其訴求能否被接受,以及何時才能落實,無疑將成爲充滿不可知的變數了!
論及「全國家長會長聯盟」何以會在此時此刻提出令外界感到突兀的「冷門」議題,與其批評他們「不識時務」,其實更應正視這些家長羣體們「心所謂危,不能不言」的焦慮感。
沒有錯,家長羣體們之所以倡議透過修改「煙防法」,落實「雙禁」電子煙與加熱煙,其實並非憑空想像的無中生有之舉。根據「報導者」的專題報導,臺灣是在2014年才首度出現電子煙的專賣店,但到2019年短短的五年之間,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未成年的國高中生之電子煙使用者已經從3.3萬人快速增加到5.1萬人。而到了今年,並同加熱煙的使用者,全臺已有7.3萬名青少年深陷新型煙品的危機中。
因而繼「全國家長會長聯盟」之後,長期投注於反對所有具毒害性與成癮特性的煙品之販售與使用的「董氏基金會」,也在9日發佈新聞稿,強調菸害防制法的修法,不只應雙禁電子煙及加熱煙,也應該納入「禁止加味煙」,以阻絕臺灣未開放的各種各樣新型煙品,並同終結已合法盛行百餘年的傳統紙菸。由基金會主導成立的「臺灣拒菸聯盟」,強調只有貫徹到底,「才能預防颱灣年輕人淪爲新癮害世代及確保國人健康」。
進一步檢視「董氏基金會」之所以在過去38年來不改初衷的堅決反對所有煙品,最新的憑據就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今年公佈的「2021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菸草流行報告」,明白指出電子煙、加熱煙其實都是有害的,並沒有比傳統紙菸安全,更沒有充分證據證明電子煙可以作爲取代紙菸的戒菸工具。
更令人怵目心驚的是,「世衛報告」還指出,目前市場上的電子煙產品有約16,000種口味。電子煙商五花八門打着時尚口號從事行銷,「正鋪天蓋地從網路世界在吸引着年輕人的關注。」根據一項全球系統調查顯示,使用電子煙的20歲以下不吸菸年輕人,未來吸菸的可能性是電子煙或加熱煙二者都不用者的兩倍以上。
總體以觀,「董氏基金會」過去38年來一步一腳印的結合產官學界,從教育、宣導、立法等多面向推動害防制工作,不只促成了「菸害防制法」於1997年完成立法及公佈實施,迄今也讓臺灣減少了250萬的吸菸人口。但是獲致可觀戒菸數據的同時,則是讓傳統煙商陷入營運困境。爲了填補新的尼古丁成癮人口,煙商於是透過各種管道強力推出各種新型煙品。先是從國外批貨在夜市跑單幫擺攤販售,進而則快速展店,甚至經由線上平臺當起網紅直播行銷,短短几年間就在臺灣催生出一塊巨大的新型煙品市場。
而與此同時,由於「煙防法」已多年未修,法律條文規範不了電子煙的販售。即使在2011到2019年間,衛福部國健署曾透過行政函釋想以現有法條擴大解釋來納管電子煙,但反而引起電子煙業者與政府間的訴訟。尤其在2016年,業者不服臺南市衛生局裁罰所提的行政訴訟,敗訴方竟然是臺南市政府。影響所及是讓電子煙在臺灣迅速成長,坐擁龐大的營業利益。
懲前毖後,國健署先是在2016年向立法院提出「煙防法」修法草案,但在煙商關說施壓下卻未能過關。2020年衛福部只好把「雙禁」改爲「一開一禁」只禁電子煙,但草案送到行政院迄今卻仍未能定調。以致被質疑先是「立法怠惰」,目前則是「行政怠惰」了!
不論是立法怠惰或行政怠惰,都是立法院與行政當局不可承受之重。尤其行政部門有衆多當務之急需優先處理,現實上確有難以兼顧之憾。但是站在中小學生家長的立場,如果未能立法規範電子煙與加熱煙,則其子女就有因誤用而成癮的風險,因此,蘇揆再忙,與其奔走各地爲四大公投發聲,還是應正視影響全面而又深遠的「煙防法」之修法進程,以免坐實了「行政怠惰」的歷史定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