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薪酬改革再深入:退薪、退福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

關於公募薪酬的“小作文”已從限薪到了退薪。

6月26日,市場有消息稱,某央企要求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在6月底至8月中退回2023年發放的超過290萬元部分的薪酬,且不區分獎金歸屬期、是否屬於往年遞延。該消息涉及兩家頭部公募基金,引發市場熱議。

對此,兩家頭部公募基金相關人士均對傳聞表示不予迴應。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瞭解到,確實有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啓動退薪。“據說有幾家央企向其部分子公司傳達了指導意見,股東方面的要求。”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但沒有看到明文規定。”也有頭部基金公司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沒發獎金,上週末部分人還退回保險方面的福利”。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降薪、退薪傳聞頻現的背後,反映了行業薪酬水平下降已是大勢所趨,每家公募情況不同,降薪的力度也會有所不同。

公募基金降薪、退薪

關於公募降薪、退薪,市場上已出現多個傳聞的版本。

5月,有市場傳言稱某銀行系公募基金已經敲定限薪方案,其中基金經理的年收入上限被設定爲120萬元。但這一消息被多家銀行系公募人士否認,有的表示“完全沒聽說”。

6月初,一則“公募基金300萬年薪以上或被要求追溯退還”的消息在市場流傳。對此,多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對有關傳聞並不知情。

6月底,市場傳聞再起, 6月27日,據媒體消息稱,已有央企系公募加速推動退薪工作,確定退薪分兩步進行:本週五前(6月28日)上交首筆退薪,8月中旬全部退款完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瞭解到,確實有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啓動退薪,也有別的公募基金公司在退福利。降薪方面,有公募基金2022年的高管薪酬已經下降了一半。

今年,基金經理薪酬制度改革備受業內關注,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已初步制定了基金經理限薪方案,後續有望逐步落地。

2022年4月下旬,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要督促基金管理人嚴格執行薪酬遞延制度,嚴禁短期激勵和過度激勵行爲。

2022年6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正式出臺《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覈與薪酬管理指引》,其中提到,基金公司應當建立實施績效薪酬遞延支付制度,遞延支付期限不少於3年,高級管理人員、基金經理等關鍵崗位人員遞延支付的金額原則上不少於40%。因此,業內也稱這份文件爲“限薪令”。

有業內人士表示,薪酬改革應該更注重基金經理的實際業績表現,讓基金經理薪酬制度與產品業績表現掛鉤,鼓勵基金經理髮揮專業能力爲投資人持續創造價值。華南某公募人士認爲,“金融行業和其他行業一樣,薪酬的上下限最終還是來自市場,市場自然會給到一個公允價值”。

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完善與經營績效、業務性質、貢獻水平、合規風控、社會文化相適應的證券基金行業薪酬管理制度。持續開展行業文化綜合治理,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分類名單制度和執業聲譽管理機制,堅決糾治拜金主義、奢靡享樂、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風氣。

《意見》要求,全面加強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設,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和投資組合,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研究規範基金經理薪酬制度。

行業亟需恢復投資者信任

公募基金高薪時代已成過去,但公募基金規模快速增長,連創新高。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31.24萬億元。

去年6月底,公募基金規模爲27.69萬億元,首次超過銀行理財成爲“資管一哥”。去年底,公募基金總規模爲27.6萬億元;4月底突破30萬億元,單月增長1.58萬億元。如今,再創新的歷史紀錄,超過31萬億元。

規模持續增長的另一方面是公募行業近兩年收入和利潤不斷下滑。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公募基金整體虧損了4347.74億元,2023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計虧損達8900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虧損5725億元,股票型基金虧損3245億元。債券型基金盈利2381億元,相比上年的838.74億元大幅上升。2022年公募基金整體虧損1.45萬億元。

面對各種關於基金的負面評價消息,有公募人士坦言,整個行業正面臨着一場信任危機。

新“國九條”明確,推動證券基金機構高質量發展。引導行業機構樹立正確經營理念,處理好功能性和營利性關係。推動行業機構加強投行能力和財富管理能力建設。

對此,有公募機構表示,新“國九條”進一步加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推動行業迴歸本源、做優做強。在監管的指導下,將持續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公司的利益之前。產品佈局時控制時點和規模,完善內部考覈激勵機制,踐行“逆向銷售”,在市場估值低位時通過自購權益類基金、創新投資陪伴等,穩定投資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