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密閉車內別立刻開空調 小心釋出毒素「苯」?
網路最近流傳一則謠言,提醒大家進入汽車內不要馬上打開空調,因爲「汽車的儀表板、沙發、空氣濾清器會釋放苯,產生毒素而致癌,」更驚人的是,「若停車在室內又窗戶緊閉,則產生400-800毫克的苯。若停在戶外大太陽下溫度超過60℉(15.5℃),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許量的40倍!」
文中並說明,苯會侵蝕骨骼,造成貧血和降低白血球數量,長期曝露其中會導致白血病,提高罹癌風險,也可能導致流產;同時還會影響肝、腎,身體很難排除這種毒素。建議上車應先打開車窗通風幾分鐘,利用暖車3~5分鐘的時間打開車窗,讓車內毒氣排出之後,纔打開空調。
謠言一出,嚇壞不少人,因爲許多人都有開車經驗,尤其夏天車內悶熱,常常是一上車就打開空調。但究竟這樣的謠言是真是假?每天習以爲常的小舉動,真的會讓我們暴露在致命的風險中嗎?專家逐一替大家破解。
Q1:汽車內裝會釋放苯?
A:不一定。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一般人可能暴露在苯的來源主要有4種:
1.工業來源:像是石油、汽油,加油站周遭的空氣都能測出較高濃度的苯;苯也被用於有機溶劑,像是結着劑、洗滌劑、潤滑油等。
2.室內居家:有些油漆可能含有苯,或傢俱裝潢使用含苯的黏着劑,甚至在家中抽菸可能因爲香菸中含苯,而讓自己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
3.汽車:有實驗發現,車內也能測出苯,但是含量相當低。顏宗海表示,不論是汽車儀表板、沙發或其他內裝,都可能含有微量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但不一定是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杜明晃表示,比較大的原因應該是車子怠速時,開啓內循環,引擎汽油燃燒不完全產生的廢氣堆積車內,導致苯的濃度上升。
4.食物、飲水:假使食物或水遭到苯的污染,也可能因此接觸到苯。
Q2:有多大量?
A:顏宗海表示,根據2006年發表在國際期刊《Toxicology Letters》的一篇研究,車內測出的苯濃度爲每立方公尺0.56毫克;2007年發表在國際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文獻也指出,新車內測得的VOC約每立方公尺10.9毫克,使用3年的舊車約1.2毫克,數字遠低於謠言所稱,而且苯只是8種VOC的其中一種。
杜明晃表示,苯被列爲職業安全的偵測指標之一,目前國內對於執業環境中苯的容許量爲每立方公尺3.2毫克,目前有科學實驗的車內濃度都遠低於這個標準,即使車內相對高溫又長時間密閉,「苯含量也不會高到危險致癌的程度。」
兩位專家均表示,這則謠言最大的問題在於苯濃度太過誇大,而且沒有說明數字從何而來,缺乏實驗根據。
Q3:苯會如何影響人體?
A:顏宗海表示,苯具有強烈毒性,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一級致癌物,會傷害骨髓,長期暴露會增加血癌、淋巴癌的風險;同時也會對器官產生毒性,包括大腦神經毒性、骨髓毒性、腎毒性、肝毒性等。
此外,短期暴露在高濃度的苯,會造出現身體不適、暈眩、心跳加速、頭痛等,如果在食物或飲水中吃到苯,則會嘔吐、腸胃不適,杜明晃說。不過,苯在人體的代謝很快,主要危害還是在於長期不斷暴露所造成。
Q4:開車前真的要先開窗?
A:顏宗海說,先開窗主要是讓車內空氣對流,不是爲了要排出苯,而且車內可能有其他VOC,像是芳香劑可能含有機溶劑,尤其戶外高溫更容易揮發,一旦吸入過量有機溶劑,可能會頭暈、頭痛,開窗也能幫助讓這些VOC排出車外。
杜明晃也建議,如果車輛停在戶外,開車前先開車窗有助於散熱。車輛剛啓動時,也可以短時間內先開窗,不要開空調,然後把風量調大,讓車內空氣流通、更替一下子,接着再關窗並打開空調。
顏宗海表示,這則謠言早在2009年就在西方國家流傳,已有不少單位闢謠,但之所以經過多年仍到處散佈、甚至被翻成不同語言、不同版本,還是在於內容與民衆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論點,他建議民衆還是要詳查,有了正確知識後就不必這麼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