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發泡錠」會引起高血壓? 藥師:「限鈉者」宜留意

▲若屬限鈉者,要留意發泡錠得服用量!

文/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 吳淑英

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爲2400毫克,換算食鹽約6公克;而市售發泡錠或發泡飲產品,每錠鈉含量約280毫克,佔成人每日鈉建議量的十分之一強,對本身爲腎功能缺損或具心血管疾病者,尤其是在被要求須少鹽、限鈉的情況下,發泡錠劑型的產品似乎不盡理想。

發泡錠中最主要的賦形劑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蘇打粉、焙用鹼或重曹,是一種弱鹼,當它和水作用後會釋出二氧化碳,這樣的反應在酸性環境下會更迅速進行,又釋出氣體的速度亦與溫度的上升成正比。碳酸氫鈉經化學作用後,除了產生二氧化碳、水之外,還有碳酸鈉,故即便感受不到鹹味,「鈉」確確實實存在於發泡後的溶液中!(化學式: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發泡錠於保健品領域正夯,舉凡維他命電解質微量元素等都有該劑型產品推出。其除了提供不同族羣的實際需求外,發泡過程有趣、發泡後的溶液口味多樣且廣受喜愛,似亦有利於刺激消費動機、提高購買慾望。

▲發泡錠適合老人小孩吞服。(圖/達志示意圖

發泡混合物醫藥界行之有年,據載在18世紀末就有被用於鹽類瀉劑的發泡粉末,到19世紀打錠機發明後,發泡錠也因運而生。該劑型實具多項正面價值,如:方便、易使用、易吸收,適合老人、小孩及無法吞服錠劑者,爲其一也;除藉由甜味劑遮蓋藥物苦味異味外,產生的氣泡也能暫時降低味蕾敏感性,進而提升服用者對藥物的接受度,爲其二也;在不需擔心吞服難易的前提下,發泡錠可以做得比一般錠劑大,故每錠有效成分含量亦可大幅增加,爲其三也;最後,發泡成分會使得胃內pH值相對提升,這興許有利於「對酸敏感」藥物的口服吸收率,爲其四也。

飲食中鈉含量過多與高血壓的相關性,早已衆所周知;至於高鈉含量的藥物,是否會提高心血管合併症風險?近年也儼然成爲關注焦點!歐洲藥物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 Agency, EMA)在2015年公佈更新的管理作業準則,規定凡藥用產品的包裝標示/仿單內容等,皆須加註賦形劑中的鈉含量。最近發表的統合研究分析報告,也傾向支持長期服用高鈉藥物與高血壓、心血管事件間的相關性。雖個別研究存在偏差,證據強度令人質疑,不過,當每日服用的藥物中含鈉量超過1500毫克、腎功能缺損又長期服用高鈉藥物,及本身爲糖尿病或高血壓者,對醫藥品中的鈉含量恐不能再掉以輕心。

鈉含量高的藥物,如注射劑抗生素海藻酸鈉,及發泡錠等,治療過程中,因高鈉攝入而導致的臨牀症狀/徵象,醫療人員皆密切監控;以健康爲訴求的保健品,特別是廣被接受又有好口碑的商品,其鈉含量則很可能在不經意間被忽略。嘗不出鹹味的發泡錠劑型保健食品,其中的鈉含量,健康人不以爲意或許還無所謂,但對已被告知須「限鈉」者,理應還是要當心

吳淑英,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

這裡悶、那裡痛,親友說吃這個藥卡有效?看病領藥怎麼吃老霧煞煞?用藥治病、要命可能只在一線之間,可不能一知半解!《ETtoday健康雲》開闢新專欄「藥師站臺」,歡迎來信提出你的用藥難題,我們將請專業藥師來解答你的疑惑,幫你顧健康!信箱:lifenews@ettoday.net◎鎖定每日刊文,看看專家怎麼解開難題!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