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大學生感嘆花了很多錢上民辦本科,工作卻找不到,引起共鳴
最近,表弟爲方便求職面試,一直借住在我家裡。我見他不面試,就在刷書,刷題,着實能感到一種迫切的焦慮。
我沒問他什麼,這個網絡世界,應屆生的狀況到處都能刷到。
福建一位24屆應屆生髮了個帖子,表示他已經碎了。似乎到了畢業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找不到工作,又花了父母不少錢。
這會兒,慚愧和焦慮齊發,他的破碎感,透過文字展現得淋漓盡致,引起了很多同齡人的共鳴。
畢業,會擊碎很多嘴硬的大學生。不論前三年,他們過得有多囂張,多麼不可一世,多麼自信,只要在畢業時,找不到工作,就會垮掉。
這種情況,是校園結節破裂帶來的效果。
或許,大學生們在生活中,在網絡世界,各種不屈不撓,但到了與現實生活對線時,就太虛弱了。
尤其是在父母用盡全力,爲你闖蕩社會氪金,而你卻發現,你根本揹負不起這種期許之時。
當初,天賦點就沒點上,花的這些錢,倒不如存起來,還能讓父母輕鬆點。
越想就越是後悔,越想就越是慚愧。最終,還是不敢告訴父母自己能力不足的真相。
堅持更像是逃避。
大家仔細看,這部分大學生的矛盾點是什麼?
花了錢,一事無成。
讀了四年大學,什麼也沒學會。
再直白點,花投資人的錢,玩兒了四年,現在沒辦法交代,面臨清算,又想着能撐一天是一天。
我沒有批評誰的意思,因爲這些大學生已經給自己下過結論了。
這都是表面的,潛在的問題是什麼?
這部分大學生自己不能自我指導,父母不能給予有效的意見和建議,找工作可能都不知道去做什麼。
就連臨時抱佛腳也不知道該抱啥。好不容易認真潛心努力了一下,找到的資料或許就沒什麼用。
倒不是說我有多厲害,是我覺得現實生活發展太快了。我光是翻到表弟看的一本出版於2022年,如何教人上岸互聯網大廠的書,就感覺不太實用了。
這本書建議大學生們在正式就業前評估個人與工作的契合度,比如行業,公司的發展前景,崗位是否對口,團隊文化是否合適,還有自己的個性之類的。不合適,就儘早止損。
一大堆的詞彙集合在一起,看似很專業,可大家再仔細琢磨一下,是不是有的地方不太合理?
行業和公司的發展前景,應屆大學生懂得如何看,從哪兒入手分析嗎?
此前,培訓行業如火如荼,師範生前景一片光明。我一個朋友辭職了租門臉房開培訓班,當年就盈利。
誰會知道一紙禁令下了,培訓行業就應聲倒地?
因爲沒法判斷,所以應屆生都擠到名企的面前,想着公司大點,總能靠譜點吧?
新東方這麼大,它能知道,它現在主要是直播帶貨嗎?
OK,就算前面說的這個點有些牽強,那評估團隊文化契合如何辦?
面試看HR的表現嗎?應屆生敢在面試時多看面試官兩眼嗎?
我們作爲應屆大學生,進入公司,在試用期,發現公司文化和你不太契合,咱們就打包走人嗎?
你敢不敢?
先不說能不能通過試用期考覈,單是在試用期自主離職,傷害的就是自己:
一,沒有賠償;二,簡歷花了;三,應屆生身份沒了,社招沒有經驗,全無優勢。
勸應屆生在試用期離職,就是自傷800,與敵無害的建議。
所以我跟表弟說,如果他的第一份工作非常不幸運,管理複雜,人事關係理不清,熬也得熬過第一年。
不爲其他,沒有兩把刷子,就別想着選擇。至少,先把江湖規律摸透了。
作爲新人,什麼都不懂,就要硬闖兩次,我不懂這樣的書到底是助推年輕人上岸,還是給他們增加更多的煩惱。
搞不好,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們,讀到的上岸攻略本就沒什麼用。
與其瞎琢磨,倒不如跟家裡,你認識的人裡,尋個你佩服的前輩,詢問幾句,反倒能生出許多不一樣的思路,找到機會。
或許,有些大學生屬實不太優秀,但不是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