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爸媽:建議同時考研考公考編校招
沒關係,天不會塌下來的。
——女同事說
點贊、在看,順便★標俺們
四捨五入做新東方精神股東!
“論文是還沒動筆的,保研是保不了的,考研是沒考上的,考編是裸考應付爸媽的,實習是沒找到的,六級是還沒過的,比賽經歷、科研項目是沒有的,校園戀愛是沒談過的。”
又是一年畢業季,脆皮大四人紛紛破防。一衆大四人抱着“上岸小狗”“好運錦鯉”,轉評贊好運圖文祈禱着各路“上岸”。
以前以爲的大四:沒什麼課,水篇論文就能畢業了。
真實的大四:論文寫不出來,考研考公考編接踵而至,投了一百多份簡歷石沉大海,提前感受社會毒打,努力適應但適應不了一點,“畢業”彷彿遙遙無期......
從學生時代抽離出來,種種未知和不確定,讓大四人們感受到史無前例的迷茫和恐懼。“大四是一場巨大的戒斷”話題甚至一度衝上熱搜。
當然,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戒斷”中,還有各種雞飛狗跳的“歡樂”瞬間。
01
畢業論文那點事
在畢業論文出糗這項工作上,大四人堪稱行業天花板,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壞了壞了,論文文檔忘記重命名就交上去了!”
於是,導師的郵箱裡多了一些奇怪的文件,比如,“朕的畢業論文”“依託答辯”“日拱一卒”“一些分散但強行組合在一起的文字”。
當然,這還不算什麼,他們真正要面臨的,是導師從垃圾堆裡挑可回收物的“終審判決”。
圖源:小紅書@Ww
總而言之,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寫論文從提筆開始,每走一步都像在“歷劫”。
而當他們終於像拼拼圖一樣把論文拼好,並且導師也終於審覈通過之後,有些“幸運兒”的論文又被單獨揪出來送去校外審覈了。這誰不說一句,好慘!
大四人,有時禍不單行,有時,命運的轉折卻發生在不經意的一瞬間,就像前兩天的熱搜“考上研了,本科延畢了”。
於是,網友圍繞“教育”展開了激烈討論:
對學生本人而言,考上研本科卻延畢反映了其在學業上的問題和挑戰,如學業態度不成熟、時間管理不當等,需要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在另一方面,大學教育在課程設置、考覈難度、教育資源分配、科研和本科教育之間的平衡等問題,或許也需要權衡和完善。
但無論如何,於其本人,絕對是一場重擊。
大學生寫論文從來都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只不過大多數時候,導師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師生之前有一種“得過且過”的默契。但是,從何時開始,畢業論文變得“難如登天”了?
圖源:小紅書@Cetus Talk
這大概要從5年前說起。
2019 年 2 月,翟天臨的一句“知網是什麼”,直接讓畢業論文審查和查重的嚴格程度“衝上雲霄”。
此後,教育部就開始不斷出臺新政策,健全論文審查和查重製度,各大高校也開始格外重視學生們的畢業論文。
例如,廈門大學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重複率的要求,直接從 20% 降到了 10% ;北京師範大學除了對學碩畢業論文抽評外,也開始試行對專碩畢業論文抽評......
諸如此類的舉措,如今在各大高校已經司空見慣了。於是,每年的畢業論文寫作季,畢業生們總會把天臨拉出來溜一圈。
但吐槽歸吐槽,大學生也知道抄襲和剽竊論文本就是不道德、不合法的。
圖源:小紅書@昕喋喋
其實,熬過去就好了,畢竟這輩子恨天臨的機會不是年年都有的,宣泄完後加把勁兒,勝利在望。
02
考研、考公、考編、考大廠:
前途vs錢途
除了畢業論文,大四人面臨的更爲浩大的“戒斷”似乎是找工作。
“戒斷反應”一般指的是觀看演唱會、音樂節等活動後的悵然若失,但大四人的“戒斷反應”,是即將脫去學生身份成爲“職場人”的無所適從。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人有可能會變得“亂成一團”。
熱心網友整理了大四考試時間線:三月寫論文、四月考事業編、五月答辯、六月考三支一扶、七八月考特崗、九月考第二批事業編、十一月國考、十二月考研......
如此按部就班的規劃,看上去“有條不紊”,實則“痛苦不堪”。前段時間一則“媽媽讓我邊考研邊考公邊找工作”的貼子,引起了大四人的共鳴。
甚至有的家長比孩子們都焦慮,一天五六個電話“科普”哪裡有考試。網友直呼: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圖源:小紅書@치즈 @傑拉米不吃米 @大予海棠
每年的各種“考試”,都有浩浩蕩蕩的“趕考大軍”。據公務員考試網數據,2024年國考報名總人數超291萬人,再創新高。而教育部消息顯示,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全國報考人數爲438萬。儘管能看到不少成功“上岸”的案例,但落榜者也大有人在。
這就不得不思考,在爲“前途”奮力“考試”的過程中,畢業生們是否真的清楚地考慮過,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是獲得一紙文憑提升學歷,是考公考編抱緊鐵飯碗,還是去互聯網大廠爭取“錢途”?
“考試”似乎成爲了畢業生們的安慰劑,他們或許沒有意識到即將面臨的艱難考驗,也不願去深思考試通過後的生活是否會如願。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無數畢業生的寫照。面對春招秋招投遞之後石沉大海、杳無音信的幾百份簡歷,大四人們又開始找樂子了,於是號稱“讓HR無法拒絕的冰學簡歷”殺出江湖。
圖源:小紅書@古希臘掌管碩士畢業的神
有網友曬出自己的冰學簡歷,並介紹,“我就是靠這份簡歷從雙非一路斬獲衆多大廠offer”。當然,真相撲朔迷離。
圖源:微博@硬核人類
然而,在時代的造勢下,曾經被追捧的“青春文藝”潮流似乎已經逐漸遠去,人們似乎不再關心大冰文學裡的“詩和遠方”,轉而將眼光投向實際和現實。而這種轉變源於社會環境的變遷,現實生活的壓力增加、社會競爭的激烈逐漸影響了人們的審美和追求。
大四人正面臨人生中重大的十字路口,每一個抉擇都充滿着挑戰,每一步都可能決定着未來的方向。在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當下社會,保持初心,堅守選擇,就顯得彌足珍貴。
正如電影《無問西東》中所說: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03
跳出社會時鐘
“前途”看似遙遙無期,“錢途”也似乎遙不可及,於是,少數人反其道而行——任由他們卷生卷死,我,gap一年。
Gap Year的概念來自國外,指年輕人在畢業後、工作前,利用幾個月的時間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兼職、當義工、旅行等等,爲原有生活軌道按下暫停鍵。
在美國,每年有35%的應屆畢業生考慮Gap year。此外,不少美國TOP大學表示支持學生Gap year,例如哈佛大學每年有80至110名學生選擇延遲入學,並鼓勵學生選擇Gap Year。
相比於國外,Gap Year在中國仍是一個相對小衆的概念,快節奏的社會似乎很難讓中國大學生跳出“社會時鐘”,只有很少一部分畢業生選擇了Gap Year。
“所有人都在遵循着一個社會時鐘,每一個年齡段幹什麼事,每一個階段幹什麼事,都已經規定好了,就好像每天中午十二點要吃飯一樣。”
在有些人看來,Gap Year是一種對現實的消極逃避,其實不然,gap的時間恰恰能夠爲人們提供一個充實並提升自己、思考並調整規劃,以及重新審視未來的契機。
只是,gap需要勇氣。面對激增的畢業生人數,工作機會在減少,競爭在增加,畢業生們似乎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內卷。不明白爲什麼出發,卻被人羣推着走,停下就會被超越,於是不能喘息、不能暫停。
圖源:微博@知名觀衆宋淑珍
有人在gap半年後有感:
“普通人只能擁有gap day,gap hour,不能擁有gap year。”
因爲這裡面的底層邏輯是考公失敗、考編失敗、考研失敗、找工作失敗。很多畢業生不敢gap,因爲gap會成爲求職的“污點”。
圖源:小紅書@AI說
就連研0(保研成功)的大四人仍然在集體焦慮。本以爲保研結束後可以gap一年放肆躺平,但沒想到是掉進了另外一個焦慮圈。
社交平臺裡活躍着的“研0”,正在分享大四實習經驗,尋求幫助如何提前進組,以及,憂心自己的未來。
大環境是微小的個體無法改變的,但可以爲減少“戒斷反應”,提前做一些適應社會的努力。
脫離學生身份,進入成人社會,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來說確實不容易,建立一個強大的精神內核顯得尤爲重要。這樣即便進入不喜歡的領域工作,也能收穫技能經驗,而後能夠厚積薄發,爲未來從事喜歡的工作而做好準備。
圖源:小紅書@momo
大四人或許能夠完全承擔起未來的挑戰,並且可能會有顯著的收穫和成就。但面臨人生所必須的“戒斷”的當下,做出決定的那一秒無疑是痛苦的。
已經上班多年的“過來人們”看着大四戒斷的帖子,就像大學生看高中生高考的帖子一樣,世上無難事,好的壞的都會過去,生活的車輪滾滾向前。
就像有人說的,長大後的焦慮,是因爲我們擁有了自由,擁有了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在熱搜榜單上的“大四戒斷”,何嘗不是一種大四人直面困難的勇氣。
找不到好工作還能再換一個,考研考公失敗也還有重來的機會。
“如果你也大四,沒關係,天不會塌下來的。”
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
參考資料:
1、36氪:人均發瘋的大學生,都是畢業論文害的
2、澎湃新聞:那些主動延期畢業的大學生:選擇活在“自己的社會時鐘裡”
3、經濟觀察網:戒斷不了的大四:勇敢面對成人社會的挑戰
4、澎湃新聞:馬上評|如何讓大學生不再只盯着升學考公考編
5、澎湃新聞:年輕人用Gap Year跳出社會時鐘
每日互動
你讀大四時最焦慮的事情是?
評論區告訴我8~
面對小朋友,新東方有編程、美術、機器人、科學等素質課程,也有口才、寫字、腦力、故事表演等素養課程,還有遊學營地喔;
面對高中生、大學生,有留學諮詢、出國考試、大學四六級、考研、專升本、成人英語;
反正,我們提供全程體系化教育教學解決方案,只要是你想學的,我們都有(嘻~)
有需要歡迎點擊下方小程序,將有專人和您聯繫解答~
更多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