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你算是徹底打了歐萊雅的臉!

我是老徐。

最近,國產老字號「蜂花」,火了。

原因說來也有點搞笑:居然是它被傳聞要倒閉。

事情是這樣的,有網友在刷抖音時發現蜂花的洗護產品換了一個沒見過的新包裝。

評論區裡清一色都在吐槽這包裝又土又醜,紛紛質問是不是沒錢做包裝了。

因爲討論的人多,大家開始發現電視上也從沒見過它家廣告,大型超市裡也很少見到它的影子。

於是開始懷疑:混的那麼差,難道倒閉了?

於是,無數人涌進了蜂花官方抖音號下在線等回覆,甚至蜂花“破產”,“倒閉”的消息還登上了熱搜。

嚇得官方立刻跑出來澄清說,它們壓根沒倒閉。

這場景是不是有點熟悉,上一次被網友如此關愛的還是鴻星爾克。

不過有一說一,蜂花這個牌子,真的沒有多少人聽過,甚至因爲這波出圈網友都覺得現在不倒閉以後可能也要倒閉。

於是大家紛紛獻策,希望他能改改包裝,順便漲個價格。

爲啥是先改包裝呢?

老徐放幾張他們的產品圖給你們看看。

特別是這個「洗潔精」版本的洗髮露,我一直男都看不下去。

再對比市面上一些產品,是不是覺得有點「劣質感」,讓人感覺很便宜。

而實際上,這也恰恰是他們另外一個「缺點」:賣得實在是太便宜了。

有多便宜呢?

在某寶上,現在蜂花產品的最低價是9塊9,是洗髮露和護髮素套裝。

而其他的組合套裝,精油產品都在20-90元之間。

這樣說可能沒啥概念,再具體一點就是你花9.9買了蜂花的產品,每天都使用居然可以用2-3個月。

平均一天不到一毛錢....

在對比今日的物價,是不是覺得真的無法想象這是一家開了幾十年的民族企業。

更讓它被網友心疼原因是,他們這十年內只漲價過一次。

幅度是:2塊錢。

就這定價和漲價幅度,也難怪大家覺得他們會倒閉,而實際上他們也的確沒有啥錢。

特別是做推廣上。

比如有網友實在看不下去了,在抖音評論區勸他去參加全廣大(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來改良包裝設計。

蜂花第一反應竟是要不要花錢?

再比如剛剛說的包裝問題,網友也直接點明這個包裝會讓人覺得他們很廉價。

結果他們也特實誠,直接承認:他們本來就很廉價...

想起價錢,好像它說得有點道理?

就是聽起來實誠得令人心酸。

上一個類似的情況,老徐記得還是那個因爲賺一毛兩毛卻捐了鉅款上了熱搜的「蜜雪冰城」。

看到蜂花如此寒酸,粉絲們實在看不下去了。

既然他們不懂設計,那大夥來幫忙!

於是,在抖音的相關話題裡,全是網友們自發做的產品設計圖。

有“霸道總裁式命令”式的口吻,

意見中的細節程度全都充滿了誠意。

甚至有人熬夜到凌晨一點半都還在留言建議。

這還不算完,蜂花官方抖音兩天就漲了近60萬粉絲。

大家也開始上演了「鴻星爾克」接力,直播間裡瘋狂下單,不到24小時就買了蜂花平常一個月都賣不出的量。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疑惑:難道就因爲便宜就要支持嗎?現在大家的要求都那麼低了嗎?

實際上,真不是。

蜂花嚴格意義上算起來,還真的是民族企業的代表,而且是從上個世紀就開始了。

當時他們賣得最火的“紅精黃素”,讓蜂花躋身國產同類品牌第一,年銷售額還突破5億。

這個數字在那個年代,可以說很誇張了。

但很快,蜂花就遇上了第一個難關,同行競爭的國貨品牌越來越多,例如霸王,好迪等。

當然最致命的還是洋品牌的入侵。

飄柔,潘婷、歐萊雅等寶潔旗下的品牌,開始霸領國內的日化市場。

別說經常打廣告的霸王等都被人遺忘,蜂花這種不打廣告的更是被擠壓得很慘。

很快,蜂花的國內市場就嚴重萎縮,開始出現虧損。

而蜂花值得誇的地方也在這裡,即使陷入絕境,也絕不動歪心思來多賺百姓的錢。

這裡真的有跡可循。

比如我們前面說的現在這些洋品牌的套路其實都是花錢找明星代言、打廣告然後賣高價。

但蜂花沒有。

你們知道他們把錢都花在哪裡了嗎?

答案是,研發。

雖然價格沒變,但這十幾年來他們一直不斷創新,推出了無硅油系列、本草系列、精油系列等豐富的產品線供大衆選擇。

並且還擁有了數十項發明專利,算是僥倖保持着行業技術“龍頭老大”的地位。

功夫不負有心人,蜂花在今天市場如此激烈的情況下近十年來依舊每年都保持百分之十幾的增長。

而且,不是靠漲價。

那價格那麼低,質量能過得去嗎?

還真能。

老徐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特別去問了幾個使用過的朋友,幾乎都是一致好評。

有個朋友還說她從大學開始的用的護髮素就是它的黃瓶,用完頭髮真的很柔順,完全不踩雷。

這其中的功勞,少不了他們的「自律」

雖然價格便宜,但他們的質量一點都不含糊。

早在國家發佈相關標準之前,蜂花的許多基礎原材料就已經達到了國內甚至國際的標準。

它還自己建立了一套質量保證體系,據相關人士透露,國內不少同類型的品牌一開始或多或少都是參考他們的標準來。

你們可想而知,自己的標準能成爲行業的「標準」,其含金量有多高。

而最讓老徐覺得難得可貴的是,作爲一個開了幾十年的「老店」,蜂花居然沒有任何違規...

老徐我在天眼查查到,蜂花所屬於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

這家創建於1985年的公司,距離現在過去已經30多年了,居然一條行政處罰記錄都沒有。

數據來源:天眼查

要知道別說30多年,像這種大企業開個3年都有很多因爲打擦邊球違規被國家行政處罰。

像最近鬧得風風火火的歐萊雅,我在天眼查找了下他們的行政處罰和各種投訴,幾乎是滿天飛。

論時間,歐萊雅進入中國比蜂花還遲個十幾年。

論風評,老徐試圖在網上找幾個差評或者投訴,結果發現根本找不到,有的也根本不是質量問題,最多的是關於「濃稠度」的問題。

可這些消費者在最後都不忘補一句:但不影響它真的好用...

歐萊雅事件用戶投訴到上熱搜甚至都有被坑的消費者喊出讓其滾出去,結果到了蜂花這裡消費者給差評都是在討論是產品問題還是本身就是如此設計。

這是消費者花錢表達出來的感受。

對比之下,孰好孰壞當下立判。

誰說國產品牌只能靠「情懷」活下去的,蜂花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他們的質量和擔當,照樣吊打大牌。

便宜,不代表着就是「差」。

還有一點,老徐在寫文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蜂花的老闆顧錦文實打實是個「白手起家」選手。

他只有中專畢業,今年也已經67歲了,照片一看就是那種特別典型的老企業家。

也一貫老企業家的作風,企業做起來後捐款的捐款,捐物的捐物。

比如向陝西延川的孩子們捐了書包文具和洗護用品。

不止捐款,扶貧也做。

他們連給自己員工發「過年禮包」,裡面的農產品都是從貧困地區大量採購的。

還有其他嗎?

有。但是老徐實在找不到了。

就上面這些壓根不是媒體報道的,是他們自己發在自家那個沒人看的官網上當作內容才被我找到。

不過也是,一家連產品廣告都不「忍心」打的人,怎麼會有錢去找媒體發宣傳做好事的公關稿子呢。

蜂花的「摳門」,真的是幾十年如一日啊。

老徐寫完這篇文章,也算是或多或少幫他們打了個「廣告」,儘管,他們也不會給我錢。

但我樂意。

而且作爲一個在此之前不知道他們的產品的人,我也決定待會就去下單。

畢竟我相信,一個能存活幾十年的企業,產品本身就很耐打。

對比那些賣得死貴還不把消費者當「人」看的品牌,我們憑什麼要花錢找罪受。

大量實踐已經證明,像「蜂花」們這種國貨,一點也不輸給「洋品牌」們。

很多人說想加我微信,就放出下

添加備註下城市。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 / 蜂花:聽說我要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