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展播 鋪開“雲端”新春畫卷
日前,“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廣東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在廣州正式啓動,“粵傳粵精彩——廣東非遺展演展播系列活動”隨之拉開帷幕。
配圖均爲往年資料圖片(主辦方提供)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的“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廣東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以線上形式開展。活動支持各地以系列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對各地符合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規定、可以在當地舉辦的民俗活動,從籌備到進行的全過程及相關年俗場景進行拍攝記錄,上傳至平臺活動專區展播,並支持網友參與拍攝上傳、互動交流。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遴選出10個與“年文化”密切相關的非遺項目,參加“非遺過大年”活動。
這10個項目將以系列短視頻的方式,記錄春節年俗活動,並通過市縣非遺保護中心官方非遺賬號上傳,以設置統一話題標籤的形式,進行集中展播。屆時,網友只需要進入相關平臺“視頻直播家鄉年”非遺展播專區,就能在線享受非遺“大餐”,感受濃濃的家鄉年味。
廣東“非遺過大年”重點民俗活動逐個數
行花街(省級民俗項目)
行花街是廣州春節期間最重要的傳統民俗活動,也稱年宵花市、迎春花市。從年廿八至初一凌晨,市民攜家帶口到遍佈全市的花市,選購鮮花。金桔大吉大利、水仙花開富貴、桃花朵朵,這些最受廣州人青睞的鮮花,蘊含吉祥美好寓意。
疍民過年習俗(舞草龍)主要分爲“扎龍”“舞龍”和“送龍”三個部分。正月初二上午上山割草,擺放天后宮晾曬,下午開始扎龍;晚上村民帶紮好的草龍走街串巷遊行到漁民村沿海碼頭;到廣場沿海碼頭上,舉行“化龍”儀式,祈求風調雨順。
雲端暱稱:深圳非遺
樂安花燈會於每年正月初九舉辦,當天爲樂安圩期,人們趕圩賞燈、買燈,坐生仔石;正月初十爲“開燈”,正月十五“慶燈”,花燈活動持續到元宵後結束。
瑤族沒有文字,瑤族民歌通過世代傳唱,內容不斷豐富。日常勞作和逢年過節,瑤族人或聚集一起、或三三兩兩在田間林地唱瑤歌。現今逢年過節,仍然可以看到瑤族人聚集一起,從早唱到晚,甚至互相拜年中一唱就通宵達旦。
忠信吊燈習俗是客家人元宵賞燈中表達“添丁之喜”的獨特民俗。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至十八日,鄰里鄉親齊聚,舞龍獅、誦家訓、上燈禮、飲燈酒、觀燈展、猜燈謎,孝宗敬祖,十分虔誠。
雲端暱稱:河源非遺
海豐的麒麟舞是融武術、舞蹈、音樂於一體的民間傳統舞蹈。海豐麒麟造型原始、古樸粗獷,形象獨特,青色見多、角大,均爲獨角,故稱獨角麒麟。麒麟舞隊的組成基本上由鄉、社爲主體,主要活動於春節期間和喜慶節會。海豐麒麟舞至今保留着原始的表演形式,每次表演以班裡師傅再次舞起麒麟頭參拜鳴炮結束。
雲端暱稱:海豐非遺、海豐縣文化館(非遺中心)
(省級民俗項目)
羅侯王廟坐落於湛江市坡頭區麻斜街道,俗稱大王公,建於元朝末年。每年正月初十日、十五日和二月二十二日舉行盛大的羅侯王廟廟會等活動。
雲端暱稱:湛江非遺
茂名年例(省級民俗項目)
歷史上,茂名及其所轄縣(市、區)城鄉、村落,大都盛行做“年例”,在茂名地區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年例一般分爲“起年例”“正年例”和“年例尾”三個階段,歷時一天或三天不等,其活動豐富多彩,各地略有不同。
雲端暱稱:茂名非遺、茂名市文化館
肇慶高要春社(省級民俗項目)
高要的“春社”深得殷周時代“植木爲社”“立石爲壇”的旨趣。春社活動包括巡遊、搶炮、食茶果等環節。
雲端暱稱:高要文化館(高要非遺中心)
清遠豆腐節(省級民俗項目)
高崗豆腐節是以民衆“互擲豆腐”的玩、樂形式去“互贈幸福”,寓意“兜福”,象徵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身壯力健、生活富足。
雲端暱稱:佛岡非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