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濫捕護生態 長江十年禁漁

爲保護長江流域的淡水魚類資源,2002年起長江開始禁漁。(新華社資料照片

長江生態越捕越糟,很多魚還沒有巴掌大,漁民越捕越窮。(新華社)

2019年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漁民退捕,率先實行全面禁捕;2020年底以前,完成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水域的漁民退捕,暫定實行10年禁捕。這一空前嚴格、正在積極推進中的長江「十年禁漁」措施,出自今年年初多部委聯合印發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大陸魚類學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說,方案的出臺,爲長江擺脫「無魚」等級帶來了希望。

長江是大陸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爲豐富的河流之一。據統計,長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種,其中魚類400餘種,特有魚類180餘種。保護好長江的生物多樣性,事關大陸的生態安全與長遠發展;但由於長期受到多種人爲干擾的影響,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資源已經嚴重衰退。其中濫捕更是破壞水生生物資源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大家種苗少9成

大陸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表示,如今「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資源量已大幅萎縮,種苗發生量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產卵量從最高1200億尾降至最低不足10億尾。部分漁民爲了獲得捕撈收益,開始採取「電毒炸」、「絕戶網」等非法作業方式竭澤而漁,最終形成「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

今年49歲的袁文斌江西省餘干縣山鄉的漁民,12歲就在漁船上謀生,也是最早一批使用電魚和「迷魂陣」的人。「迷魂陣」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漁網套漁網,大洞小洞的方式,在水中畫地爲牢,讓魚羣有進無出。

竭澤而漁 毀滅性破壞

「90年代初,我一網就能拉上四五百斤的魚,一天能掙近千元。那時六七十斤的大魚特常見,現在連十斤都捕不到了,一網就能捕到20多條的河魨魚,也10多年沒見過了。」袁文斌說,魚越來越少,但違法捕魚手段卻不斷升級,甚至有個別不法分子拉起上百米的「絕戶網」,將大魚小魚一網打盡。

「20世紀60年代我在湖口縣考察時,每天都能見到100多斤的大青魚。」曹文宣說,但現在迷魂陣捕撈到的這些魚,體重幾乎都不超過50克,經濟價值很低,只能作爲飼料幾毛錢一斤出售,這樣的捕撈對長江的漁業資源造成了毀滅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