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歐洲汽車巨頭爲何突然“熄火”?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道 據法新社12月2日報道,2024年,歐洲兩大汽車製造商大衆汽車和斯泰蘭蒂斯集團在市場需求下滑和向電動汽車轉型的環境中面臨艱難變化。

數萬名大衆汽車員工2日在德國舉行示威,反對該德國汽車製造商宣佈的大幅削減成本計劃。據德國金屬工業工會稱,大衆汽車將關閉德國十家工廠中的三家,這在其87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

標緻-雪鐵龍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合併後成立斯泰蘭蒂斯集團,其董事會於1日決定解僱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主要因爲該公司在美國遭遇困境。

“歐洲汽車業完全處於苦難之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2日評論說,“到2025年,隨着歐洲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的收緊,局勢將更加艱難。”

他解釋說:“斯泰蘭蒂斯被批評過於‘精益’(追求效率),拿自己的未來作爲抵押。而大衆汽車竭力削減成本,還面臨新電動汽車公司的競爭。”

穆迪評級公司在11月底的一份報告中強調:“整個歐洲汽車部門都面臨電動化轉型不順利、來自亞洲製造商的激烈競爭以及地區需求疲軟的問題。”

歐洲的汽車銷量仍遠低於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一些工廠處於空轉狀態。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承諾並沒有兌現,汽車價格下跌和補貼減少,都加強了購車者的觀望態度。

大衆汽車和斯泰蘭蒂斯也因新車型在電子系統方面遇到的問題而放慢了電動汽車的推出速度。

穆迪預測,2025年仍將是艱難的一年,汽車銷量增長乏力,價格競爭依然激烈,車企利潤空間有限,因此仍會推行重組措施。

博世、採埃孚和法雷奧等大型零部件供應商的生產也在放緩,它們都已宣佈大量裁員的消息。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一項研究指出,西方市場(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的新車銷量已達到甚或超過了“峰值”。歐洲兩大汽車巨頭面臨的困境是這樣一個歷史性時刻的具體體現。如今,增長存在於亞洲和南美市場。

羅蘭貝格指出,展望2040年,西方汽車製造商或將繼續受困於銷售停滯甚至下降、成本壓力增大以及重組的艱鉅任務,而亞洲製造商將搶佔市場份額(在歐洲市場佔據15%到20%的份額)。

西方製造商可能會繼續在技術上投入巨資,並獲益於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穩固的生產和分銷網絡。

羅蘭貝格的阿諾·萊斯沙埃韋明確指出,“不過,它們需要提高效率”,比如更多利用第三方研發的技術和設計的軟件。

是不是所有歐洲汽車製造商都陷入了困境?歐洲第三大汽車製造商雷諾暫時是個例外。雷諾增加了合作伙伴的數量,以降低開發成本,它還在推行更多車型的銷售戰略。

雷諾恢復了令人滿意的利潤率水平,也得到投資者的青睞。它將在2025年憑藉電動版R5車型發起重大市場攻勢。

日本豐田和中瑞合資的沃爾沃則憑藉混合動力和電動車型,實現了在歐洲銷量的大幅增長。(編譯/趙可心)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