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相比美國,爲什麼許多國家更青睞中國?

來源:環球時報

“今日俄羅斯”網站2月29日文章,原題:相比美國,爲什麼許多國家更青睞中國 中國向世界展示獨立於西方的理念,闡述理解國家之間和諧互動的方法。“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核心是中國對自身在國際關係中角色的哲學理解,以及各國爲確保關係和平穩定而應採取的方法。中國以往的戰略是韜光養晦,積累資源,扮演次要角色,而新的構想則是真正的全球性的,從根本上是一種非對抗性模式,不同於西方的做法。

而西方仍深陷冷戰邏輯,認爲世界有一個圍繞北美和西歐的自由民主中心,並設想基於共同價值觀的共同外交政策,目的是擴大這一核心,逐步將世界其他地區納入,削弱和消除其他地區在安全領域的戰略自主願望。(尤其是)美國拒絕理解世界的複雜性,拒絕接受不同國家對自身在歷史進程和國際關係中的地位有着獨立於西方的理解。

在世界舞臺上發揮領導作用的問題,還涉及中西方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西方傳統基於競爭、優先、個人主義和自由市場的原則,這意味着“全球博弈”是個漫長過程,每個回合都須獲勝。東西方看待世界的方式存在根本不同。從國際政策角度來看,這點爲何重要?

東方原則體現於儒家思想,即“君子和而不同”。中國的“和”(和平、和諧、和睦)理念充分表現在外交戰略上。但在西方,大多數專家看問題就像看足球比賽,尋找一種“制勝策略”。在中國,“和”被視爲人類互動的自然規律。在解讀中國的國際關係路線時,必須理解這種東方智慧所蘊含的世界觀。

中國通過走自己的道路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中國人爲此感到自豪。而西方認爲,只要效仿西方模式,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中國模式沒有這樣的意思,而是承認其他國家人民的獨特經歷及不同的文明道路。這點上,中俄的世界秩序概念相當一致——認爲建立世界秩序所依據的原則,應該是平等、互不干涉、尊重共同利益、承認我們是不同的,但文明差異不是合作的障礙。

西方理念認爲,通往自由民主勝利的道路很可能是由衝突鋪就的。俄中的做法與此截然不同——認爲和平是國際關係中一種脆弱的、不穩定的狀態。一個國家的責任不僅僅是關注國內發生的事,還要提供共同互動的結構。西方沒有這種危機感。相反,一種進攻性的、挑釁性的策略佔了上風。

要理解中國對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定位,可從共建“一帶一路”着手。中國正成爲大多數國家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一帶一路”使中國能構建和簡化在貿易、工業、能源及其他領域與別國的貿易、雙邊合作。對俄羅斯來說,中國對一體化項目持開放態度至關重要。一體化進程以平等、相互尊重和團結的原則爲基礎與別國交往,這與西方僵化的規則完全不同。(作者安德烈·蘇申佐夫是瓦爾代俱樂部項目總監,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