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溼地殺手 金門浯江溪口挖除互花米草

金門浯江溪口互花迷草覆蓋潮間帶,改變生態環境現況。(縣府農林科提供)

縣府評估以重型機具掩埋,搭配人工拔除方式的成效最高。(縣府農林科提供)

金門浯江溪口互花迷草蔓延,帶來淤塞和溼地陸化的環境生態問題,縣府將於日內展開移除作業施作時翻攪底泥產生「臭土味」,主辦單位建設處請民衆多加體諒。

農林科長鄭向廷說明,有「溼地殺手」之稱的互花米草,具有耐鹽、耐淹、抗風浪特性種子會隨風浪傳播根系深且快速拓植,密集生長植株會減低水流流動卡住泥沙垃圾,導致灘地逐漸陸化,改變鱟、水鳥彈塗魚招潮蟹在潮間帶的棲地環境,更會影響漁業資源

這種原產大西洋西海岸墨西哥灣植物中國大陸在1980年引進福建沿海種植,作爲護岸植物使用,後來因蔓延迅速,除造成航道淤積外,更嚴重破壞河口及沿海溼地生態。

10多年前,縣府發現互花迷草也在金門浯溪口等海岸現蹤,即曾採取各種移除方式,最終考量執行成效及經濟成本,評估結果以重型機具掩埋,搭配人工拔除方式的成效最高。

近年,浯江溪口互花米草有再度復發的跡象,不僅造成河口阻塞及垃圾淤積,堆積的淤泥更引起異味。金城鎮代表會和城區的鄰、里長屢次反映,縣府爭取中央經費支援,並避開冬候鳥活動季節,相關工程將於日內排定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