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紫宸》拚經濟更要換腦袋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2日舉行記者會,黨團書記長曾銘宗(中)、立委柯志恩(左),林奕華出席。曾銘宗表示,民進黨九合一敗選,內閣應該總辭。(方濬哲攝)
蔡英文總統說她願爲九合一選舉敗選負責,要求賴清德留任行政院並改組內閣,賴院長第1波接受了選舉期間爭議較大的農務、交通、環保3位首長的辭職。一般預料,人民最貼身有感的經濟議題相關閣員,應該是第2波閣員更換的重點。然而,首長固然可以換,但最根本的思維突破仍待釐清,那就是臺灣的經濟究竟該怎麼救?
過去2年半,受惠於國際經濟復甦的連動,臺灣經濟成長率維持在2%~3%,但從政策作爲表現來看,蔡政府的經濟施政成績單可以說是乏善可陳。未來面對中國大陸和美國矛盾所引發的企業風險上升,臺灣經濟可能大幅下行。坦率地說,如果2019年經濟表現惡化,直接影響的將是民進黨的執政地位。
值此國際紛亂的非常時刻,臺灣尤需戰略思維和舉措,我們不能再倚靠太平時期四平八穩的公務操作。臺灣經濟需要翻轉,請政府考慮以下幾個戰略選項:
一、經濟發展與社服施政不同,重在強項之上建立強項,產業政策必須集中資源,切忌雨露均沾,更不應過度補貼弱勢產業,臺灣需要以國際競爭速度加速奔跑,並用大企業帶領中小企業。
二、徹底改變落伍的國際貿易思維,經濟國際化競爭不再是貿易導向,更不在是否加入區域經貿組織,而是要大膽在研發、投資上做國際佈局。以瑞士、以色列爲例,兩國並未加入主要區域經貿組織,但其產業競爭力卻名列全球前茅。
三、把臺灣建設成亞太優秀人才密集度最高的區域,不單靠完善本地大學與科研水平,更應開放大量技術移民(淨移入)、學生移民,把規模放大10倍,學習新加坡的成功經驗。
四、重啓兩岸ECFA談判,主動洽談貨貿2.0、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稅務資料交換等具體協議。如果兩岸經濟合作出現曙光,必可大幅提高民間投資意願,並吸引歐洲、日本等國的資源加碼。
五、充實國家財政收入,提高勞工退休給付,長期激活消費,誘導經濟成長動能。可行的健全財政方法很多,首先可考慮兩項:都市核心區國有土地的穩定釋出,以及適當提高營業稅,由現行的5%增加到6%,應該是溫和可被接受的作法。
臺灣正走在世界競爭的棱線之上,如果沒有彈性與戰略,我們即將落入世界經濟體的後段班,令人憂心。
(作者爲中華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