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神教育股價暴漲暴跌謎霧重重,AI產品發佈“踩準”破產重整節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股價長期低迷的豆神教育(SZ:300010)轉瞬成“妖股”。

今年前9個月,豆神教育股價一直在3元以下徘徊,10月出現小幅上漲,也只是回暖到5元左右,但從10月28日開始,豆神教育連續4個交易日20%漲停,此後開始漲停與跌停交錯波動。截至11月20日午盤,豆神教育股價已站上11元。

股價暴漲與“智譜AI”概念直接相關。10月24日,豆神教育公告稱與智譜華章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專注於AI教育產品的合資公司。第二天,智譜華章推出自主智能體AutoGLM,在資本市場引爆“智譜AI”概念熱。

豆神教育幾天後發佈了教育大模型產品,但它與智譜華章AutoGLM背後的AI Agent技術有何關聯?

耐人尋味的是,股價突然暴漲之後,豆神教育11月6日發佈公告稱,已完成破產重整。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第二天發佈的消息稱,部分普通債權人表示,豆神教育重整結束後,公司股價比重整計劃中確定的以股抵債價格將近翻了一番。

而此輪股價暴漲,更是發生在重整財務投資人限售期即將截止之時,其股票價值已經盈餘超7倍。這種皆大歡喜的結局真的只是巧合?新入場的投資者會不會成爲接盤者?

完成破產重整後,豆神教育亦進行了業務轉型,AI將是今後重要的業務方向。但豆神教育公告稱,目前與智譜華章的合資公司尚未產生營業收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AI教育產品產生的相關收入佔營業收入不超過4%。

豆神教育的業務將向何處去,能否支撐當前的股價和市值?

“剛剛好”的破產重整節點

豆神教育的前身是2009年上市的立思辰,十幾年來,這家上市公司的主業幾經變化,從辦公信息化到信息安全再到教育。

2018年,立思辰收購豆神大語文。2020年7月,立思辰定增13億元,豆神大語文創始人竇昕成爲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上市公司也更名爲豆神教育,逐漸剝離非教育業務。

豆神教育的這次轉型可謂艱難。據報道,豆神大語文被上市公司收購時,承諾2019—2021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3億、1.69億和2.1億元。

但2020年疫情暴發,公司主營業務陷入停滯。2021年“雙減”政策落地,學科類培訓業務被關停。

2020—2022年,豆神教育淨虧損分別爲25.67億、5.92億、6.87億元。2023年雖然扭虧爲盈,實現淨利潤3159萬元,但這年,法院受理了豆神教育債權人要求破產重整的申請。豆神教育跌入谷底,命運繫於一線之間。

彼時,豆神教育負債逾26億元,債權人上百家,2022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129.7%。

但破產重整的過程較爲順利。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11月7日發佈的消息稱,豆神教育重整案採取“預重整+重整”模式,自案件受理到完成重整計劃執行僅用時一月餘,大幅縮短重整時間,提高拯救效率。

根據重整計劃,以豆神教育原有總股本爲基數,按每10股轉增13.8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份,共計轉增11.98億股股份。轉增後,豆神教育的總股本由8.68億股增加至20.67億股。資本公積轉增的11.98億股股份不向原股東分配,其中的9億股由重整投資人有條件受讓。重整投資人需提供投資款11億元並履行相應限售義務。

豆神教育的重整投資人包括產業投資人與財務投資人,其中,產業投資人爲竇昕及一致行動人,財務投資人爲浙文互聯(SH:600986)、北京福石重整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上海玖仲睿合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竇昕及其一致行動人以0.8元/股出資2.9億元,三家財務投資人以1.5元/股出資8.1億元。目前,竇昕及其一致行動人張國慶持股比例爲20.71%,成爲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11月初的股價暴漲,讓破產重整有了一個愉快的結尾。

豆神教育11月6日公告稱,根據重整計劃,此前司法扣劃條件尚未成就的部分債權,公司申請司法扣劃條件已經成就。公司於近日向法院申請通過司法扣劃方式,向相應債權人分配3955萬股股份以抵償債務。向債權人分配的股票均爲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按照當天收盤價11.2元計算,這部分股份價值4.43億元,比10天前增長了68%。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佈的消息中稱,部分普通債權人表示,豆神教育重整結束後10個月,公司股價比重整計劃中確定的以股抵債價格將近翻了一番。債權不僅實現全額清償,還溢價近一倍。

受益更多的是重整投資人。按照11月15日收盤價12.96元計算,竇昕及其一致行動人受讓轉增的股價上漲了16.2倍,但竇昕的限售期爲3年;三家財務投資人受讓轉增的股價上漲了8.6倍,限售期僅爲1年,到12月26日截止。

可以說,豆神教育的股價暴漲來得“剛剛好”。

AI教育的故事

是什麼原因讓豆神教育股價起飛?一個答案是近期在A股市場屢試不爽的“AI概念”。

10月24日,豆神教育公告稱與智譜華章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專注於AI教育產品的合資公司。10月25日,智譜華章推出自主智能體AutoGLM,在資本市場引爆“智譜AI”概念熱。在接下來的第一個交易日10月28日,豆神教育開啓連續20%漲停。

10月30日,豆神教育發佈大模型技術及一款名爲豆神AI的學科答疑APP。截至11月16日,已陸續上線了私教問答、寫作參謀、作文批改、教材精講等功能。

教育大模型顯示出了通用大模型所不具備的能力。比如,當提問“如何賞析‘我的窗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時,由於輸入的並非魯迅著作的原文,有的通用大模型並不能識別出這句“名言”,而教育大模型則能夠識別並糾正出這句原文,同時給出恰當的賞析。

箇中原因在於,教育大模型增加了針對性語料訓練,並採用RAG等知識庫方法應對機器幻覺問題。

豆神教育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豆神AI採用了業內少有的圖譜多跳技術。“常見的搜索是在知識圖譜內部搜索,而圖譜多跳技術允許節點往外跳。通過整合大語言模型的非編碼知識和知識圖譜的結構化知識,有助於解決大語言模型難以檢索精確及難以檢索與上下文相關信息的缺陷。”

“當然,不同的技術路線有各自的優劣。圖譜多跳技術的優點是推理的質量更高,缺點是算力成本更高、模型的訓練過程更長。”他說。

豆神教育的大模型產品立項是在2023年3月,此時正值豆神教育被申請破產重整。

但投資者的疑惑是,豆神教育是不是在蹭智譜華章的熱點,即豆神AI是不是一個AI Agent?畢竟,智譜華章AutoGLM的爆點在於,用戶只需對手機發起指令,就可完成自動化辦公、智能導航、個性化推薦等跨APP操作。這顯然是豆神AI不具備的功能。

“AutoGLM能夠進行跨APP操作,其實只需獲得APP的調用權限,其作爲AI Agent的本質特徵是具有自主規劃能力和實時推理能力。從這方面來說,豆神AI正是應用了AI Agent技術。”上述人士說。

學科答疑產品的Agent屬性,體現在自主規劃出答疑、教學路徑,並在學生的問答互動中實時進行推理和內容生成。比如,當用戶提問“借喻和借代的區別”後,大模型會根據“題目考察了什麼、借喻的定義和特點、借代的定義和特點、借喻和借代的區別、具體例子對比”的路徑進行答疑,就像是老師。

也就是說,教育Agent想要達成的終極形態並不只是批改或回答一個問題,而是成爲一個虛擬老師,陪伴式、體系化、個性化地指導學生學習。

包括豆神AI在內的教育大模型產品的成長,還需要邁過兩道坎:第一,需要不斷增加用戶和使用次數,進而讓模型在使用中得到進一步訓練;第二,需要儘快商業化變現,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雖然教育大模型產品的用戶規模與通用大模型不可同日而語,但獲得的用戶數據更爲精準。更重要的是,教育大模型的商業化路徑更順滑,目前已經有教育公司試水會員訂閱制收費。

據介紹,豆神AI亦在探索商業化。利用自研大模型在語文閱讀理解方面的優勢,豆神AI推出了智能伴學系統。此外,豆神AI與教輔等資源以產品組合形式提供專項訓練,還被嵌套進課程產品用來提升付費課程轉化率。

不過,大模型商業化還處於初期。11月15日,豆神教育再次發佈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重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AI教育產品產生的相關收入佔營業收入不超過4%”。

相互交叉的產品

在豆神教育的產品規劃中,AI是重要一環。

早在2021年,一款名爲豆伴匠的自適應學習APP上線,主打中小學文史知識智能伴學,APP裡包括豆神教育名師錄製的視頻課、配套題庫、AI診斷系統。

豆伴匠APP的運營方爲豆語星辰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其股東爲兩名自然人。從股權關係上看,豆伴匠並不在豆神教育上市公司體系內。

但現在,豆伴匠與豆神教育的產品越來越近似且混同。豆神教育旗下直播間里正在銷售一門中小學文言文直播課,號稱由竇昕親授,是“竇昕老師封山之作”。但主播介紹,這門課是在豆伴匠APP而非豆神教育APP上課。

另外,豆伴匠銷售的一門“底閱作突破”直播課,卻是在豆神教育APP上課。

一名豆伴匠課程顧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豆神教育和豆伴匠的老師和教材是一樣的。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菲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公司法明確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與其任職公司進行同業競爭。

“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管受股東委託管理公司,對公司的商業機會和信息等享有控制權,如果不對董事、高管的同業競爭行爲進行限制,無疑會侵害上市公司股東利益。”王菲說。

但她同時指出,認定同業競爭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必須滿足未經公司同意、對上市公司造成了損失、行爲人主觀上具有過錯等要件。

按照重整計劃,豆神教育2024年、2025年、2026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000萬、8000萬、16000萬元或三年的歸母淨利潤合計不低於28000萬元。

豆神教育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1億元。

但豆神教育的收入似乎未達預期,前三季度營收只有5.6億元。豆神教育在今年6月5日給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函中曾稱,預測2024年穩步增長,收入約10億元至12億元。

目前,豆神教育的主營業務包括四項:藝術類學習服務,上半年收入7812萬元;直播電商銷售,上半年收入1.2億元,其中包含上述藝術類學習服務業務3529萬元;文旅遊研學,尚未披露收入;智慧教育服務,上半年收入1億元。

藝術類學習服務業務代表豆神教育的核心競爭力。然而,今年上半年,該業務收入僅增長8.4%。這與紅紅火火的K12非學科類培訓市場並不相稱。

這種情況下,豆伴匠業務是否注入上市公司,還是留在了上市公司體系之外?豆神教育並未對外進行過披露。

在5月16日投資者交流活動上,有投資者提問豆伴匠是否有注入上市公司的計劃,豆神教育未置可否,只是回覆“如有這方面進展會第一時間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