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AI時代的觀念雕塑

AI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從新竹的科學園區到紐約上州的公園裡,蔡育田的藝術雕塑創造了許多紀錄。2023年,他的作品在倫敦藝術雙年展中,從全球80個國家的近八萬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國際藝術評論聯合總會大獎,國際媒體更將蔡育田的作品評選爲全球前20名中的第二名。

最近,我和蔡育田合作發展他未來的創作,建議他可以考慮以雕塑思想和觀念爲主題的作品,把對於AI時代的思考和關懷融入其中。當國內外藝術界都以爲他會繼續推出雕塑作品時,他如果推出「觀念雕塑」,除了能引起話題和關注,也能更具影響力地傳遞他的理念。

根據歷史學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論述,AI時代最令人擔憂的問題之一是「無用階級」的出現。隨着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技術的全面滲透,人類中將有相當大比例的羣體因缺乏競爭力而被排除在經濟與生產之外,成爲無法創造價值的「多餘人」。

蔡育田認爲,AI是人類發展的危機與轉機,這種矛盾根源於人類的價值觀。在科技革命中,生產效能與經濟收入逐漸成爲衡量人價值的主要標準,這導致人類生活被工具化、角色被零件化。

這些問題看似遙遠,事實上已經開始在臺灣發生。在新竹的各科學園區裡,全臺灣收入最高的一羣人同時承受着最高的心理壓力,精神健康不容忽視。這是科技進步與人類需求不平衡的直接體現,也是蔡育田希望以藝術迴應的核心。他一直想追問的問題是:「爲什麼每個人都感受到壓力,這種壓力也從成年人傳到孩子身上,滲透了整個教育過程。爲什麼每個人都這麼不快樂?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蔡育田的「觀念雕塑」將不僅是一件靜態的作品,而是一個動態的思想平臺。這是一種打破物理形式的藝術形式,將藝術與思想的力量結合,探索如何以集體智慧應對AI時代挑戰。

他的構想包括:

一、激發共鳴的參與活動:利用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平臺,邀請參與者分享他們對於人類價值、靈性與自由的思考。

二、集體創作的藝術作品:將參與者的文字、圖像和聲音轉化爲雕塑的一部分,使其成爲全球共感的象徵。

三、巡迴展覽與意識流形成:透過全球巡展,讓更多人蔘與這場思想交流,將個體思考轉化爲集體行動,形成持續影響力。

這種「觀念雕塑」將挑戰人類對於自己角色的認知,重新審視什麼是人類獨有的價值,以及如何在AI時代中找到靈性和自由的出口。過去,在人類經歷科技革命的歷程中,藝術家們也曾利用觀念雕塑來表達對社會變革的觀察,這些作品也啓發了我們面對AI時代的挑戰。

以《7,000棵橡樹》爲例,在1982年Joseph Beuys發起了一項長達數年的公共藝術行動,在德國卡塞爾市植樹7,000棵,並在每棵樹旁放置玄武岩柱。他強調,藝術應該是社會的治癒力量,而非僅僅停留在畫廊或博物館中。

另一個例子是《許願樹》。彼頭四樂團主唱約翰藍儂的妻子小野洋子的作品《許願樹》是參與性藝術的典範。參與者在樹上掛上寫有願望的紙條,這些願望逐漸覆蓋整棵樹,象徵集體的希望與靈性力量。作品強調了人類內在價值的重建,即便在技術與數據主導的世界中,個人的願望和靈性仍然重要。

此外,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種子》以千萬顆手工製作的陶瓷向日葵種子象徵個體的力量。這讓我們看到,雖然AI能處理大量數據,但人的創造力仍然無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