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殺臺商1/疫外催生缺煤缺電飆油價完美風暴 臺商Q4惡戰
中國突然傳出限電,部分省分更是調漲尖峰電價達25%,讓通膨問題直接浮上臺面。(圖/新華社、CTWANT合成)
任誰也想不到,去年年初突襲全球的新冠疫情正在降溫之際,卻「疫」外醞釀一場完美的通膨風暴,從油價原物料飆漲,到兩大世界工廠中國、印度缺煤缺電以急漲電價25%,通過疫情考驗的臺商,能否通過通膨風暴的挑戰,最快今年冬季揭曉。
儘管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及其他官員不斷釋出:近期物價指數偏高只是短暫的,不急着立即Taper(縮減購債)及升息,但實況並非鮑爾所言「短暫」,市場憂心,中國20多個省份大規模限電,恐在今年冬季時掀開通膨壓力鍋,引爆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所謂停滯性通膨,是指經濟成長停滯與通膨物價上漲同時存在,恐導致企業獲利衰退和民間消費支出萎縮、失業率攀升等。
Salesforce.com Inc.最新發布預測顯示,今年耶誕假期銷售旺季期間,全球消費者物價可能會上漲20%。(圖/報系資料庫)
廣東省先開第一槍,10月1日起尖峰電價大漲25%,拉大工業用電離尖峰電價差,不含民生用電;浙江省則從10月15日起,調漲尖峰電價,尖峰時間從每日2小時,增爲4-6小時;湖南、廣西省也跟進調漲20-25%。至於貴州、安徽省也是拉大離峰、高峰電價。內蒙古、寧夏、上海、湖南等地則是開放電力公司納入燃煤價格爲參數,定期調整電價,最大漲幅不得超過10%。
限電措施引發停工危機,電費大幅調漲更是臺商揮之不去的陰霾,特別是崑山、江蘇、浙江等臺灣主要電子零組件廠集散地,這使得已脆弱的電子供應鏈更加緊張。
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限電漲電價措施,源自去年11月,中國將碳中和目標寫入「十四五計劃」,推行「能耗雙控」(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政策,未料8月17日中國國家發改委發佈的《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點名江蘇、廣東等9個省份的能耗強度不降反增,9月16日更進一步提出《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
回顧近廿年來,中國極力要從「製造的中國」轉型成「數位的中國」,爲此陸續推出「騰籠換鳥」、「五險一金」政策,爲着就是要擺脫世界工廠的形象,將高污染、高人力需求的對於環境造成極大壓力的產業逐次移出中國,帶動產業升級,此次的「能耗雙控」更是對準2050年零碳排大目標而訂「綠色轉型」。
中國動力煤價格從每噸約人民幣660元(約臺幣2867元),今年9月時高點已來到人民幣1094元(約臺幣4752元),電廠不堪虧損而限電要求漲價。(圖/新華社、新浪財經,CTWANT合成)
目前中國火力發電佔電力結構達72%,其中燃煤電廠居半,太陽能、風力等綠色發電僅佔9%,而「能耗雙控」措施,就是爲要致力於降低碳排放,達到產業升級的目的。
「但此一措施遭疫情攪局,全球供應鏈去年上半年停擺後,大陸開工後加緊趕工,用電耗能火力全開,工廠密集的省分『能耗雙控』根本無法達標!」外資法人說。此外,中國動力煤(燃煤)近5年價格從每噸約人民幣660元(約臺幣2867元),到今年3-5月瘋漲一波,夏季再漲一波,9月觸及高點人民幣1094元(約臺幣4752元),電廠不堪虧損而限電要求漲價。
突如其來的限電及漲電價,不僅衝擊臺廠9月、10月的營收表現,還攸關全球供應鏈運作。「缺電問題引發供應鏈生產降載,供給不足及價格高漲問題,更可能抑制歐美耶誕消費旺季買氣。」元大投信說。同爲世界工廠的印度,火力發電佔比高達70%,同樣面臨缺煤窘境,截至10月1日,印度135家火力發電燃煤存量平均僅剩4天。
雪上加霜的是,全球石油生產聯盟OPEC+重申,暫無更大的增產計劃,目前仍維持2022年4月底前,每月提高每日40萬桶產量的協議。這使得國際油價在去年因疫情減產下,隨疫後經濟復甦需求增加而一路走高,國際油價上看90美元,加劇通膨問題。
線上客戶管理軟體提供商暨企業雲端運算公司Salesforce.com Inc.最新發布的預測顯示,今年11-12月耶誕假期銷售旺季期間,全球消費者物價可能會上漲20%,即便全球、美國的假期下單量將分別縮減2%、4%。
臺經院亦警告:「未來中國限電恐成常態,臺商要做好中長期準備。」經濟學者表示,「高油價、高物價下,業者得承受原物料成本墊高,但不一定能完全轉嫁到售價,且要面對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對整體經濟傷害不容小覷。」看來今年冬季,除了極端氣候,還有一場通膨風暴。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