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禁用擋風被,清華教授發聲:騎車很冷,怎麼禁?

冬天一來,大家爲了保暖,都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禦寒神器”!

尤其是對於有出行要求的羣體來說,除了汽車,大多人的電動車上都安裝上了“擋風被”“塑料棚”等保暖物品,這些“神器”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對禦寒的效果顯著。

如今,安裝“擋風被”已經成爲了大街上的一種常態,可是現在在不少城市,安裝“擋風被”卻成爲了一種禁止行爲,有的人還爲此被罰了款......

擋風被成“禁用品”

不知從什麼時候,電動車上的擋風被成爲了“上班族”們在冬天的出行必備,只需要把它們固定在電動車的把手上,就如同一張被子一樣擋在前面,把大家“包裹”起來,幫大家抵禦風寒。

不過從今年的11月份開始,不少地區的交通管理部門實施了一項新規,那就是不能加裝雨棚,擋風被等多種電動車裝置。

在某些城市主幹道,會有專門的交警人員例行檢查,如果發現有的電動車私自加裝擋風被等配件,或者是改變了車輛的原本結構,處罰的程度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有輕有重。

山西大同的交管部門就明確規定了,有如果被查到,會被依據規定沒收,嚴重還會罰款500元。隨後又有福州、廣州等多個城市也發佈了類似的規定,原本我們常見的出行保暖工具,逐漸成爲了“禁用品”。

安全隱患頻發

其實,這些規定的實施,歸根到底還是爲了考慮大家的出行安全,減少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因爲曾經因爲安裝擋風被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層出不窮,甚至威脅到了車主的生命安全。

在去年11月份,湖北武漢一個路口,發生了一起嚴重的車禍事故,一名女子因爲駕駛電動車進過路口的時候,因爲當時風大,擋風被一下子被吹了起來擋住了視線,來不及剎車,結果直接撞上了右轉的小汽車。

女子頭部着地瞬間倒地不起,等急救車拉走之後,現場留下了一攤血跡。

在今年2月份,安徽一處小區的停車棚發生火災,經過查看監控才發現,原來是電動車充電器長時間沒有拔掉,產生了高溫自燃,火苗點燃了車輛上的擋風被,我們都知道,擋風被一般都是棉毛製品,是易燃物,火苗迅速蔓延到了其他車輛上,這才造成了火災,好在最後消防人員到達及時,除了燒燬了幾輛電車之外,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因爲安裝擋風被,造成行動不便,由此發生的衣服捲入車輪、視線被遮擋、重心偏移等情況造成的交通事故太多太多了,所以更加規範大家的出行,這才實施了這項規定。

清華教授發聲,不能“閉門造車”

不過雖然這件事情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爲了保護大家的安全,但是新規一出來,還是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質疑,有網友就“抱怨”道:

“這讓我們買不起汽車的上班族怎麼辦?難道就只能受凍嗎?”

對此,清華教授子李稻葵就在網上發聲:“冬天騎車子太冷了,尤其是北方地區,不讓使用擋風被,這顯然是不現實的,這怎麼能可能禁止的了呢?”

雖然李稻葵教授也深知這些“禦寒神器”的弊端,但是他覺得這項規定還是有待商議的,畢竟現在這已經成爲了老百姓們的常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規定就能解決的,如果真的爲大家考慮,就應該多傾聽大家的真實呼聲。

尤其是對於出臺這項“禁令”的制定者們來說,他們更應該在制定前多瞭解老百姓的需求,看看大家的意見反應如何,因地制宜,而不應該讓不騎車的人“閉門造車”。

如果勢在必行的話,就應該廣聽民意,提出解決的辦法,如果只是一個規定了事,只會讓大家的存在更多質疑。

李稻葵教授發聲之後,他的話也得到了不少網友們的力挺,有一些城市也給他們的共享單車穿上了“冬裝”,安裝上了擋風被,一些高校也貼心地爲校園內的小單車裝上了擋風的罩子。

困難的解決辦法可以有很多種,只有考慮到了大家的切身利益,才能讓問題得到了更妥善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