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淵:發展AI並非犧牲隱私 社會資源要爲AI提供動力
本文系本站智能工作室(公衆號smartman 163)出品。聚焦AI,讀懂下一個大時代!
【本站智能訊 9月20日消息】2018年9月18日,第十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中國天津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定爲“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探討由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經濟、社會以及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成爲首要議題,第四範式創始人兼CEO戴文淵出席論壇“塑造人工智能的未來”並發表了演講。
戴文淵對於AI在國內的發展潛力表示非常樂觀,他認爲,資源壓力所造成的社會壓力,爲AI發展提供了發展的最大動力,現有社會資源短缺、難以覆蓋的地方,比如金融、醫療、安防、互聯網等領域一些讓人感覺“難受”、“不方便”體驗的地方,就是讓AI創造價值的最好場景。
以銀行服務爲例,國外銀行專業客戶經理可以爲你提供兩小時的專屬服務去解決一個小問題,而在國內,由於銀行專家資源稀缺,而面對的客戶是非常多的,因此,大部分的客戶很難得到專屬服務,所以我們需要利用AI服務於每一個人。近兩年流行起來的一個熱門詞彙“智能投顧”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通過AI讓每個人都能得到“一對一”理財服務。另一方面,在醫療領域,目前我國醫療資源不足、醫護人員短缺、優質醫療資源往往集中在三甲醫院,而在非三甲醫院、社區醫院、衛生站等這類醫療機構資源則相對薄弱的情況,通過AI可以爲醫療行業“短期”內培養出更多機器醫生,去覆蓋公衆醫療健康管理的各個環節,改善國內醫療環境,這是對整個社會民生都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也是AI的對社會的重要責任。
此外,隨着AI技術不斷加速發展,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有關AI所引發的數據隱私的討論也日囂塵上,戴文淵認爲大家尊重考慮隱私是非常重要的,但瞭解人工智能的技術原理,就會發現AI並非是在“窺視”隱私數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保護隱私。去年,新《網安法》的發佈成爲行業發展的一個分水嶺,禁止數據交易之後,大家都逐漸在用更好的AI技術來做服務。
“其實AI並不需要從數據中瞭解對方的隱私,而是需要了解知識,即只識別出用戶的衣食住行等意圖,不需要涉及用戶餘額、個人隱私等緯度信息。因此我們有很多不涉及用戶個人數據隱私的技術手段,比如說在醫療數據中,可以脫敏後使用或者加入混淆噪音等。此外,數據隱私保護還需要重點注意技術的本地化——讓人工智能技術真正掌握在企業自己的手中,而不是直接交給創造人工智能的AI企業手中,這樣能夠避免一定的數據隱患。”戴文淵表示。(定西)
關注本站智能公衆號(smartman163),爲你解讀AI領域大公司大事件,新觀點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