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軟件》改制幕後:僅剩不足十名編輯在堅持
來源:蜜蜂網
《大衆軟件》,這是一本自1995年創刊的電腦軟硬件+遊戲資訊攻略的雜誌,自創刊以來,由於文章質量高、紙張質量高,頗受入門級電腦玩家的歡迎,今天的各行業的“大牛”們一說起《大衆軟件》,也依然心懷崇敬:這就是俺當年的啓蒙讀物啊!自創刊起,時間過了將近20年,突然一夜間(結合當前紙媒體的走勢考慮,你真覺得突然嗎?),網上就傳出了《大衆軟件》即將改制或倒閉的消息。最近幾天網上又出了大軟的新聞,言及改制,語焉不詳。作爲最高期發行量達到38萬冊,月發行超過70萬冊的國內遊戲刊物老大哥,大軟曾經輝煌,一路也錯失不少機會。
一位圈內人士撰寫此文,來八一八大軟的停刊、改制事件,讓廣大網友、《大衆軟件》的老讀者、現讀者們,瞭解一二。
某發燒友積攢的大量《大衆軟件》
自從1995年創刊以來,大軟是一直處於盈利狀態,最高峰時候按現在的手遊圈流行語,也是“月流水過千萬”。2012年大軟的賬面首次出現虧損,大約是十幾萬吧。當時,大軟的實際控制人已心萌退意。
在說到虧損之前,先來說說大軟的組織結構吧。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傳統媒體都是國有的,包括報、刊、電臺、電視臺等等。所以“大衆軟件雜誌社”本質上是個事業單位,並非股份制企業。1995年創刊時,20萬啓動資金是前導出的,因爲前導是IDG投資的,所以大軟早期也算是IDG旗下媒體,麥戈文、熊曉鴿都曾到訪大軟。
盈利階段
2003年前導倒閉之後,管理層和主辦方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合作把IDG踢了出去,代價是給出了100多萬的現金。之後由管理層控股的公司“晶合四通”和主辦方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共同組建了“晶合大衆廣告公司”,由晶合大衆對大衆軟件雜誌社進行代管,由此埋下大軟衰敗的伏筆。首先主辦方掌管了晶合大衆的控股權及董事會的話語權,其次晶合大衆每年還得給主辦方支付高達73萬的管理費,這個管理費其實就是刊號的使用費。回到前文說的2012年大軟虧損十幾萬是在支付完73萬管理費之後,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73萬的包袱,2012年大軟還是盈利的。
賬面出現虧損之後,大軟管理層也沒有坐以待斃,開始尋找資金試圖將大軟的品牌及讀者資源向互聯網轉移。這是大軟的第二次轉型嘗試(第一次是和盛宣鳴的母公司合作的“大衆遊戲網”)。這時候,主辦單位的作用體現出來了,情報學會作爲大股東,不同意任何形式的轉讓和入資入股,這期間某上市公司,某房地產公司、某國有傳媒公司及某資本均向大軟伸出過橄欖枝,但都被無情折斷。在2012年年底的時候,晶合大衆董事會通過了一個決議,大意是如果虧損額超過40萬,總經理將提出清算並停止公司的運營。
曾經一期的《大衆軟件》封面
大衆軟件融資、轉型移動互聯網這個事情就拖拖拉拉到了2013的年中,年中的報表就更難看了,由於春節淡季及種種原因的廣告流失,到六月份,賬面出現了40餘萬的虧損,而主辦方的態度還是很堅持,理由是怕融資以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當40萬紅線被觸及的時候,大軟及晶合大衆賬上約持有現金300餘萬,但實際控制人已對未來沒有半點信心,按他的推測,半年賠40萬的速度,300萬也堅持不了幾年。期間實際控制人也向主辦方提出減免管理費的問題,主辦方的底線是管理費絕對不能低於40萬,這個數額遠超實際控制人的預期,於是在董事會上提出了清算的建議。
第一次停刊傳聞
2013年7月份,晶合大衆董事會出了一個決議,就是將大衆軟件雜誌社及晶合大衆廣告公司除“清算組”外所有員工解僱,這就是第一次謠傳大軟停刊的時間段。好在大軟的董事會還是比較仁慈的,嚴格按勞動法規定,給所有員工支付了大約100餘萬的遣散費。
2013年7月底,有一批編輯離開了,有一批編輯留了下來。留下來的編輯大約不到10人,他們與雜誌社沒有勞動關係,只拿基本生活保障,他們要堅持把2013年的大軟做完,也算對得起讀者對得起自己。支付基本生活保障的資金是從雜誌的銷售盈利裡出,如果有廣告收入,由雜誌社、編輯部和廣告部三方來分,至於2014年做或者不做,得看2013年下半年的廣告收入情況再定。通常郵局的訂刊是在頭年的6,7月份決定的,但是失去郵局訂戶和渠道對一本平面刊物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第二次停刊傳聞
十個人每個月要做3本刊(大軟是旬刊),工作強度可想而知,在此我們只能向留下來堅持的編輯致敬。接下來,時間接近2013年年底,就到了第二次謠傳停刊的時間段了,當時主辦方已下定決心,回收《大衆軟件》的刊號,停止和晶合四通的合作關係。而想繼續堅持的編輯們只能自謀出路了。
未來的希望
目前大家看到的2014年《大衆軟件》,是那些還在堅持的大軟編輯,用了電腦遊戲新幹線的刊號,原地復活。至於是不是滿血,及平媒究竟還能走多遠,尚不可知,讓我們給他們一些鼓勵和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