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探店真假難辨?“種草”和“廣告”不能混爲一談

“誰懂這一口糯嘰嘰的含金量”“不容錯過!我不允許你們還不知道有這麼好吃的寶藏店”……打開短視頻平臺,很多人在不經意間會被形形色色的博主探店視頻“精準投喂”。近年來,探店成爲一種流行的營銷手段,在帶火了一批“網紅店”的同時,不少探店行爲也被指“打擦邊球”,各類“注水”探店,虛假“種草”,損害消費者權益事件時有發生。

時下,不少消費者在外出就餐前,都可能習慣先在短視頻平臺上搜索一些探店博主的“種草”視頻。但是,不少人卻往往遭遇“假種草”而“真廣告”的情形。不少投訴案例顯示,一些消費者根據探店達人的推薦前去“拔草”,結果卻是“踩坑”,實際體驗與探店博主的描述有不小差距。甚至,一些博主推薦的團購產品,也出現無法使用、無法退款等問題。

對此亂象,其實並不缺乏規範。如去年5月1日起實施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定,通過知識介紹、體驗分享、消費測評等形式推銷商品或者服務,並附加購物鏈接等購買方式的,廣告發布者應當顯著標明“廣告”。公開報道顯示,之前也已有相關部門據此對達人探店推廣短視頻未標明“廣告”字樣開出罰單。但就現實來看,“假種草”而“真廣告”的現象,在探店類視頻中依然較普遍。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困擾着一些消費者,實際也讓一些商家“愛恨交加”。

一方面,流量時代,一個探店視頻帶火一家餐廳的故事時常發生,有不少商家確實是通過探店視頻的推廣解決了“酒香還怕巷子深”的問題,得以成功“出圈”,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但另一方面,這個行業也是“魚龍混雜”,如有的探店博主強行要求商家合作,不免單就給差評。更有甚者,在探店過程中同時錄製好評視頻與差評視頻,看店家是否來主動協商和給予費用,再決定發佈哪個視頻。很明顯,這樣的做法,也是對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的一種破壞。

所以,無論從保護消費者權益,還是從促進市場良性發展的角度,探店行業都應有一個最基本的規範。在推廣視頻中標註“廣告”字樣,確保讓“種草”與“廣告”有明確區分,避免對消費者造成誤導,是必須落實的最基本要求。這方面,各大短視頻平臺理應把好規範關口。但從調查看,相關規則的執行力度,顯然還有待強化。如記者以“探店”“團購”等關鍵詞搜索了不同的社交和短視頻平臺,查看了50餘個探店“種草”視頻,發現從頭到尾全程標註“廣告”標識的不足10個,還有幾個雖然標註了“廣告”,但是字樣卻非常模糊,有意將字遮擋在一些圖標後面,很難被發現。對這樣的“擦邊球”操作,平臺理應有進一步的規範,杜絕“破窗效應”,真正遏制以“種草”面目出現的“廣告”行爲大行其道。

除此之外,對這樣一種新型的廣告營銷模式,市場監管部門也該與時俱進,創新監管手段。要知道,在“傳統媒體”介質上出現的內容,不管是紙媒還是電視等媒體,消費者一般都是很容易看出哪些是廣告,哪些是正常的新聞信息,並且媒體在這方面也形成了較規範的操作方式,以避免給消費者造成誤導。但如今短視頻上的探店視頻中,廣告內容和非廣告內容的邊界卻變得非常模糊。針對這一現實,如果沒有監管手段的創新,形成明確的規範和規制力量,“種草”與“廣告”自然就容易“傻傻分不清楚”,於消費者、於行業發展,都極爲不利。

鑑於“假種草”行爲具有隱蔽性,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大抽查力度,重視消費者的投訴舉報,同時也通過科學規則引導促進行業自律。同時,從業者也應該意識到,讓人分不清真假的探店視頻,本身也在損害行業公信力。像之前有媒體報道,有的餐飲人正在勸退探店博主。可以說,如何促進這個行業重建社會信任,還需要平臺、監管部門、從業者等的共同努力。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