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在臺灣》在臺灣學佛真的很幸福(下)
朝山的信徒。(作者提供)
志工們在山頂搭好乘涼帳篷,準備數桶大悲水,供朝山師兄使用。帶領我們皈依和迴向的師父是我見過頭號風趣幽默的,像周星馳電影裡的人物,加之濃厚的口音,渾然天成。另一位法師說「今天天氣很炎熱喔?」大家正想抱怨,師父立刻接:「但我們的身心都非常的清涼!」信手拈來,讓人轉而會心一笑。
師父最愛在精彩處停下,「婆啊蝦給它催起來(掌聲響起來)!」我們乖乖劈哩啪啦拍手。本以爲會聽睡着的開示,竟因師父妙語連珠的主持風格而津津有味。
師父分享早年親身經歷的故事,從前師父還未出家,帶隊回山,「布達完就關閉了麥克風!啊已經關閉了喔!麥克風怎樣?居然還會說話!」原來當時,麥克風幽幽傳出五個字,「我,想,要,功,德」。
車上的人都聽到了,師父解釋說:「原來是一位女性亡靈,還在受苦,她非常有智慧,跟着我們隨車回山,祈求大家迴向給她,讓她早日離開痛苦!」乍聽之下滿驚悚的,但不得不說,這一女亡靈「度化」了不少人。
從江南到臺灣
1979年妙蓮法師從香港來臺,目睹臺灣各大專院校佛學社團蓬勃發展,學佛風氣之興盛,發出「佛法在臺灣」之慨。法師因而發願在臺興建大叢林道場,即埔里靈巖山,培育僧才,使正法傳承。
靈巖山地理位置優越,羣山合抱,大雄寶殿如玉璽一般恢弘莊嚴,站在橋上看殿外,碧綠的天與棉花一般的雲朵,胖乎乎的,空中連起來的光明燈像一顆顆糖果。
「初代」靈巖山位於水鄉江南蘇州的木瀆,因塔前「靈芝石」十分有名,得名靈巖山。妙蓮法師祖籍安徽省,九歲出家,二十歲(1941年)至南京隆昌寺受具足戒,於印光祖師的道場蘇州靈巖山寺參學,1949年,法師避難至香江,隨即掩關於大嶼山及青山,專修凡二十年。妙蓮法師二十年閉關修持多達十次「般舟三昧」。
修持一次「般舟三昧」,歷時九十天,其中常行,不坐不臥,二十四小時皆經行唸佛、繞佛或拜佛,無有間斷,每天除一次中餐外,完全將身心投入唸佛中,非一般常人所能及。在車上時,領隊師兄告訴我們,老和尚圓寂後,查證其日記,老和尚閉關期間總共修了二十次般舟三昧。
老和尚修行有真功夫,帶弟子自然也嚴格教導,山上出家法師們的作息時間按照老和尚立下的規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刻板生活,每日凌晨二時四十五分即打板起牀,三時十五分至五時二十分作早課。
有人質疑老和尚,爲什麼大陸靈巖山三點十五分起身,臺灣要早半個小時呢?老和尚說,大陸的氣候「一熱起來熱死人不是新聞,凍起來凍死人也不是新聞。尤其冷的時候大雪封門!上殿時那個冷,從膝蓋以上到大腿幾乎完全沒有知覺。臺灣氣候這麼好,生在臺灣不抓住這個氣候好好用功,太對不起自己了!」
劉德華的同門師妹
劉德華是老和尚的弟子。他曾問老和尚,怎樣做到大智若愚呢?老和尚說:「有人誹謗你,罵你,甚至打你,都能不作辯解、不和人打罵,這纔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不要在蝸牛角上爭天地、與愚蠢人辯是非,否則自己都愚蠢。」
劉德華摸爬滾打於娛樂圈,初聞老和尚開示,明白煩惱即菩提,紅塵中更應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蓮之姿態,「一念相應心,在老和尚接引下,成爲佛弟子,法名慧果。」
我皈依於惟覺安公老和尚的道場中臺禪寺,法名法珊。如今學妹在此跟善知識妙蓮老和尚結緣,皈依靈巖山,成爲劉德華的同門師妹,真好!
從容面對生死課題
志工菩薩們給我們準備了大悲水和各色飲料,有奶茶、薄荷茶、酸梅汁、洛神、咖啡等,裝飲料的阿姨非常貼心地說:「你們都一點點就好!這樣可以喝到不同種的飲料!」
在山上停留兩個多小時,和學妹四處走走看看,去五觀堂食用素食湯麪,參觀觀音殿、普賢殿、護法殿、山門、許願亭等。在地下一層看到了最近新建設的富有現代感的「燈光心輪」,啓發我們轉變念頭,使得細胞處在積極正向的狀態,有助於身體健康。
朝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如果步行,十分鐘就可完成。孫悟空觔斗雲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而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也是十萬八千里,爲什麼不直接讓大家坐在雲上呢,一下就到了。對呀,爲什麼要做這些「多餘」的事情呢,因爲人生就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嘛。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站在大雄寶殿外望天,我想到自己的爺爺摔了一跤,視訊時他瘦得像一副骨頭,說話不清楚,就像在吃糖。今天朝山的人裡,長輩佔了多數,人越老,越臨近死亡,但生死從來不是老了才需要思考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年老的時候,從容不迫地面對生死的課題。
回到臺北已是晚上,領隊師兄回程後半段持續不斷「法佈施」,看得出他感慨良多,又熱心於分享。今天聽得最多的四個字便是功德無量,師兄說一拜就能消滅恆河沙劫的罪障,積累無數的福德功德……
其實呢,哪怕不是「消業障」、「積功德」,我也覺得今天的旅程非常難得且值得。一個多小時的朝山路程,在冬天出出汗,呼吸新鮮空氣,俯瞰南投全景,品嚐美味的素面和志工們準備的酸梅汁,還有壽桃包子和糉子作爲回程點心,一整天跟面善心佛的長輩們在一起,沒有任何壓力,簡單又幸福。
長輩看到年輕人學佛會非常開心!我給他們期許,他們給我溫暖和感動。能讓長輩們感到「佛門後繼有人」,大概也是「功德無量」吧!
師父說迴向非常重要!《佛說四十二章經》裡說,「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那麼,我也將朝山功德迴向給看到這篇文章的所有菩薩,希望大家有機會都能到南投埔里靈巖山散散心!
(廖小花/世新大學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