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何時犯臺 美學者曝更重要的關鍵

史托克斯認爲,美國應聯合志同道合的夥伴,以創新的方式協助臺灣執行整體防衛構想,以不對稱手段阻止北京入侵。圖爲臺灣漢光反登陸演習。(圖/中央社)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印太安全計劃研究員史托克斯(Jacob Stokes ),11日投書「Defense One」。文中指出大陸近日頻頻派出軍機擾臺、入侵臺灣防空識別區,並與臺灣飛行員脣槍舌戰,東亞的安全情勢正呈現日益緊張之勢。包括美印太司令戴維森官員憂心,北京正醞釀對臺動武。但這場戰爭何時會發生,卻因爲沒人知道驅動北京決策的真正因素爲何,而始終說不準。史托克斯認爲,美方政策制定者或許能猜測推動北京政策的因素爲何,從而評估衝突爆發的可能時間點;但更重要的是透過嚇阻大陸、維持政策穩定與警告臺灣保持謹慎,讓北京沒有順利攻臺的把握,從而維持臺海和平。

談到北京何時與爲何對臺動武,文中指出習近平宣佈2049年中共建政100週年之際,要實現「中華民組偉大復興」的目標。就大陸來看,復興與統一不可分。2019年1月,習更提到「臺灣問題……肯定隨着中國的復興而結束」;部分觀點認爲對臺動武時間等會更早。大陸官媒認爲到了2035年,共軍已完成基本現代化,並足以在區域戰爭中取得和先進軍隊作戰的勝利。換言之,只要共軍有把握取得勝利,北京就會犯臺

若從體系結構進行評估,會認爲大陸侵臺更迫在眉睫。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現正走入危險十年,特別在臺灣議題上更是如此。北京在臺海議題上的相對權力已達最高峰,這讓北京趁機強勢奪臺,否則將永遠喪失對臺控制。即使大陸未來面臨經濟成長放緩等挑戰,但相較於臺灣而言,北京的權力仍持續累積中,從而增加犯臺風險

另有學者認爲,北京侵臺爲單一事件驅動的結果。北京已劃下底線,只要臺灣宣佈獨立或採取明確舉措朝獨立邁進,都將引發大陸犯臺。由於蔡英文總統不願重申九二共識,大陸拒絕與臺展開任何直接的政治接觸。這讓雙方敵意與誤判的機率大增,也讓戰爭風險提高。

不明確的政治結果也可能引爆雙方衝突。如果臺灣持續拒絕參加以政治統一爲最終目的的談判,就會增加北京犯臺的意願。同樣地,大陸對臺主張一國兩制,並以香港爲典範。大陸認爲,一國兩制可讓兩岸逐漸邁入政治整合;但此一方案愈來愈不受到臺灣歡迎,這無疑也升溫臺海衝突可能性

此外,大陸軍演雖只是釋放政治訊息,卻很可能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或在不是有意的情況下讓情勢升級。當然,原本作爲外交施壓的戰術手段,也可能意外失控;甚至,臺海區域外的事件也可能引爆兩岸危機。例如,美國若調整決定性政策,不論是支持臺灣獨立或在緊急狀況下不援助臺灣,都可能改變北京動武的算盤。

還有一種可能是中國大陸領導人面臨重大合法性的危機,可能是經濟發生崩潰,也可能是政權交替不順或缺乏足夠領導力,這些都可能讓北京決定犯臺,還爭取民族主義分子支持共產政權。當然,北京也利用其他危機進而抓住美軍的目光,使其無力顧及臺灣,如在朝鮮半島烏克蘭

史托克斯總結,兩岸也可能根本不會發生衝突。北京意識到,儘管種種誘因,但對臺動武仍充滿風險。雖然共軍擁有龐大預算與愈來愈先進的能力;但自1979年以來,共軍就沒打過任何一場戰爭。考量到如戰鬥領導等非物質因素很難評估,難以斷定大陸必然會取得勝利。

但失敗的入侵卻會對大陸政權產生嚴重威脅。就政治言,大陸民衆將質疑中南海判斷力與能力;就經濟看,就算是成功奪臺,戰爭勢必對脆弱的全球供應鏈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奪下臺灣雖然實現共產黨最重要的目標,卻可能摧毀大陸的經濟成長與穩定,而後者是共黨統治的基礎。這些讓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大幅減小。

作者認爲,考量到決策本是外界難以一窺的秘密過程,難以準確預測前述因素哪個會成爲北京政策的重要推手。北京決策可能是基於前述原因中的一項,也可能是混合,甚至都不是。大陸的好武言論主要意在施壓那些認爲衝突即將來臨的人;但侵略性軍事行動不足以成爲衝突即將爆發的決定性證據。

因應這種不確定性,美國政策需要堅定而又微妙。華府應持續讓北京知道侵略將付出代價,而維持現狀對於大陸、臺海甚至整個世界都有價值。美方要讓大陸明確的瞭解,犯臺不僅帶來東北亞運輸的中斷,而這又是全球化的核心重鎮區;還意味着強勁的制裁、結構性經濟脫鉤、廣泛地外交孤立,這些爲大陸的崛起帶來悲觀的結果。美國與盟友、夥伴也應該提供臺灣情報與軍事援助,結合區域國家進行武裝以抵抗大陸侵略,將讓北京意識到動武是嚴重錯誤。

與此同時,美國政策制定者應避免官方、公開政策的改變。如終止戰略模糊的做法,恐讓北京視華府爲修正「維持現狀」,進而引爆危機。在美中關係中,華府也不該將臺灣與其他議題連結,這讓北京官員指控華府大打臺灣牌。

最後,美方應持續勸告臺灣謹言慎行,避免採取任何修正現狀的舉措。美國也應聯合志同道合的夥伴,以創新的方式協助臺灣執行整體防衛構想,以不對稱手段阻止北京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