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小商品的“第四空間”,下一波造富奇蹟是什麼?
全國線下批發市場,冰火兩重天的又一分水嶺。
鯨商(ID:bizwhale)原創
作者 | 達爾聞
半個月前,聯合國正式將春節定爲假期,海內外歡呼雀躍之際,義烏迎來“高光時刻”,年畫、對聯、新年掛件等豐富的龍年生肖款春節產品,正通過一個個包裹發向全球。
“踢進”世界盃、“包攬”聖誕節、“玩轉”全世界,義烏早已成爲大家心目中的爆款發源地。儘管每一次全民熱潮,義烏都不缺席,進出口總值今年首次突破5000億元,卻沒有平復大家內心的危機感。
雖然義烏供應鏈優勢仍在,但人口紅利的消失,原材料、用工、物流倉儲等成本不斷增加,傳統外貿企業正在失去曾賴以生存的低成本優勢,訂單又呈現“小而散”的特徵,利潤空間逐漸受到擠壓。加之全域興趣電商風靡,渠道變遷帶來的紅利,也在不斷衝擊和淘洗着傳統商貿模式。
風起於青萍之末。40多年來,義烏市場始終帶着“危機意識”謀變,兩次金融危機前逆勢增長,在本輪市場“康波週期”中,強韌性再度顯現。
這座曾經地貧人窮的浙江內陸小城,經過40多年的不斷變革,如今有數十萬家企業,這些企業的客戶來自中國、馬來西亞、迪拜,甚至非洲的某個小國家,一起將觸角伸向幾乎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面對時代之變,當地政府依舊不甘原地踱步,爲迎合未來商業競爭的新挑戰、新機會,突破發展天花板,再次主動革新,斥資近百億,打造第六代市場,爲經商人羣打造未來市場的“第四空間”。
突破市場天花板
路橋距離義烏290公里,開車大約3小時。據公開資料介紹,路橋工商局的檔案室裡一直保存着這樣一份文檔:“永躍大隊在一塊3000平方米的閒散雜地,投資四萬元,建立小商品市場,並於八二年六月四日正式開場交易……”
在有記載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歷史中,路橋市場是第一個。同年9月5日,義烏第一代馬路市場——稠城鎮湖清門小百貨市場建成。未能成爲浙江乃至全國小商品市場發源地的義烏市場,奮起直追,從露天市場發展到第五代國際商貿城。這座城市,2005年被聯合國認定爲世界小商品中心,這一地位保持至今。
稠城鎮湖清門小百貨市場 金福根 攝
適者生存,自然界的生存法則一樣適配市場的命運。作爲市場大省,浙江省從1978年至1998年,商品市場增長至4619家,經歷13年平穩期後,2013年起,一批低、小、散、亂的市場被淘汰,市場數量優化至目前的2960家。路橋市場也在激烈競爭中,逐漸落伍。
再放眼全國,多地小商品批發市場,幾經沉浮,改造重組、謀新出路。2009年,雲南西山區啓動螺螄灣商業業態升級改造暨螺螄灣中央商務區建設項目升級改造工作。期間涉及多方利益糾葛,作爲中國十大小商品批發市場之一,至今片區改造仍差強人意。
曾經被譽爲“天下第一街”的武漢漢正街,在義烏市場剛剛起步之時,市場交易額的零頭就遙遙領先。但這種高速發展的勢頭,並沒有持續下去,2005年交易額從全國十大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前三位降到了第七位。
在大家認爲漢正街就此一蹶不振,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時,漢正街開啓了“二次創業”,服裝商戶、生產車間、倉庫物流外遷,原本“髒亂差”的作坊變身爲商店、商鋪,僅保留展示和交易功能。由此,漢正街也離小商品批發市場漸行漸遠,更像是多條時尚名街的集合。
事實上,義烏沒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實體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充滿曲折。今年以來,以義烏爲代表的產業帶站在了C位,搶奪產業帶更是成爲跨境電商平臺們,默契一致的行動。比如,亞馬遜推出“產業帶啓航十條”的扶持計劃,其全球副總裁、全球開店亞太區執行總裁戴竫斐表示,希望更多產業帶上的傳統制造企業進一步發揮供應鏈優勢,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另有SHEIN、Temu爲代表的新型跨境電商平臺,通過建立自有物流倉儲配送體系、啓動類自營全託管模式等方式打通產業帶,將平臺的全鏈路數字化優勢與傳統工廠的產能優勢結合。
不少義烏商戶也依託這些平臺再度走向國際市場,還涌現出龍回村等一批跨境電商產業基地。2022年,義烏全市跨境電商年交易額達到1083.5億元,同比增長6.9%。這對專注於傳統渠道的經營戶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
在國內外雙循環格局下,1688、百度愛採購、京東等平臺,也相繼在義烏Chinagoods上開設數字館。與此同時,伴隨着諸多一線城市對市井攤販的限制鬆綁,地攤“雲攤”在年輕人中的出圈,前往義烏“淘金”的年輕採購者只增不減。
值得一提的是,以Z時代爲主的年輕採購者他們與老一輩採購者,似同非同。相似的是他們對一盤好貨有着共同的追求:高性價比、高質價比、個性化和多元化。不同的是,他們更在意採購過程中獲得的情緒滿足,這不僅來自商家服務本身,還會綜合當地吃喝玩樂的體驗,評估市場對他們的吸引程度。
建設至今已有十年的第五代市場,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初見端倪。鯨商發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傳統的市場無法承載當下多元的商業模式、單一的商貿服務難以滿足不同年齡採購者的多樣需求、現有物理空間也逐漸限制新業態延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市場”的格局逐漸清晰:消費端需求更多元、要求更復雜,對商品供給的柔性、個性、特性以及價格品質有更強考驗;供給端在原有豐富度基礎上,加速走向行業垂直化、產業專業化,工廠製造業加速洗牌;基於供需適配,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內貿或外貿,線上還是線下,都呈現去中間化、下沉源頭工廠的趨勢,在社交互動和消費多元的特點下,市場不僅僅提供商品採購,更是體驗和展陳推新的重要場域。
攜“數”另起爐竈
此前在網絡上流行這樣一個段子:自動駕駛成熟後,會不會送我到公司後,自己開回家,下班再來接我,如果可以,希望它能去跑滴滴,接單賺外快,補貼家用。
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入嵌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大家對智能生活擁有諸多想象。作爲義烏內外雙循環的數字轉型平臺,Chinagoods近期迎來升級,積極探索利用AI製圖、AI生成海報、AI翻譯、數字“老闆娘”等應用爲貿易尋找新的增長。
於市場主體而言,實體市場的價值不言而喻,但是要適應“未來市場”所帶來的貿易新場景,市場不能一成不變。在走訪各地產業帶時鯨商還發現,批發市場和城市功能間存在的矛盾總是無法避免,一方面是隨着城市擴容,曾經近郊的地區成爲主城核心區後,想要進行城市功能升級,就不得不將市場往外遷;另一方面CBD商圈往往與國際知名品牌捆綁,批發市場尤其是小商品,很難具備“閒逛”誘惑力。
義烏經營戶也向鯨商略帶“吐槽”的形容自己每天的“趕場”路線:商位在國際商貿城、工廠在城西、倉庫在北苑,辦公和招待大客戶也都不在一個方向。這是諸多義烏人的日常縮影,工作和生活何時能在一起,在他們心裡打上問號。
另據“義烏髮布”報道,2023年,義烏專業展館全年共舉辦各類展會51場,平均一週一展。展會於義烏小商品而言,一直是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隨着時代變遷,新展雲展初露鋒芒,智慧展廳在大家心中埋下“種子”。
積極謀變且勇於挑戰的義烏市場,兩年前就下定決心從採購商和經營戶需求出發,在數字化引領下,投資超80億元建設一個全新的市場。2022年底破土動工後,2023世界義烏人大會上第六代市場——全球數貿中心的神秘面紗逐漸揭開。該項目總佔地561.6畝,採用中心式佈局,由市場、商務寫字樓、商業街區、公寓四大板塊組合而成。
與傳統市場相比,全球數貿中心的市場更具國際化、現代化和數字化,更注重消費場景化的打造,在商位設置上將供給大面積的展陳空間、提供萬兆網絡和跨境網絡接入,在住宅公寓配備智慧社區,藉助AI、物聯網、5G等新興技術賦能寫字樓和智慧商場,打造新業態,讓入住主體更好、更專注於經營。
除了多空間組合提供多層次的服務外,全球數貿中心不再侷限於以“品類”劃分市場,義烏市場負責人初步提出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一個市場”的暢想。一個市場全由某行業的上下游企業組成,在這裡實現設計生產、訂單成交、移動支付、物流運輸等全鏈路服務,打造標杆行業市場,吸引全球採購商的同時,也能牢固市場“護城河”。
在全球數貿中心的中心區域,佈局的是“數字大腦”。當下數字化轉型對於企業而言,已從可選項轉爲必選項。雲計算不斷髮展,行業雲平臺正在成爲企業加速其業務計劃的首選,“數字大腦”也將成爲義烏市場行業雲平臺的發源地。
建設行業雲平臺,在義烏市場高層眼中是值得持續投入建設的方向之一,因爲這直接指向的是幫助經營戶降本增效。比如提供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物流管理等功能減少人力成本;串聯成交訂單、生產數據、商品創新等信息,實時分析數據,提高經營效率。
除此之外,在“一行業一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數字化產品如垂類電商採購平臺也將同步搭建,構建線上線下、雲網端聯動的市場貿易新場景,爲採購商提供從選品、對接商戶、結算、物流到結售後的一站式服務,爲境內外客戶提供交易便利。
20世紀8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爾登堡提出了“第三空間”概念,通俗來說是指家庭空間、工作空間以來可供人們放鬆、消遣、聚會、交流的社會空間。
多年來,這個概念出乎意料地大受歡迎,星巴克也將這一概念發揮到極致,成爲咖啡界的“頂流”。
換個角度來看,全球數貿中心是爲經商人羣打造的“第四空間”。第一空間是產業,第二空間是辦公,第三空間是生活,第四空間則可打通前三者再融合的綜合交易市場,其不是單一的“採購市場”,而是集聚研發設計、時尚製造、展示貿易、網紅直播、辦公生活等功能業態的綜合交易市場,是可以實現閉環式服務的一次提優,是市場聯動產業的一次新嘗試。
全球數貿新樣本
“單車麻袋而來,豪車名錶而去。”這句看似洗腦式的口號,至今仍被一些前往義烏的人,奉爲圭臬。95後夫妻擺攤賣小吃日賺9000元、敘利亞商人採購假花回國售賣賺15萬元……類似的故事廣爲人傳。
義烏還是一座被“神話”縈繞的城市,在義烏的有關報道里,這裡火爆的小商品被調侃可以預測世界盃獲勝的球隊是哪一支、美國下一任總統是誰……這個“世界超市”,就像一塊磁石,吸引全球各地的人,把這當成夢想的起點。
據不完全統計,義烏在2023年1-8月,引進大學生3.5萬人。“第四空間”的打造,同樣會吸引大量的商家、生產性服務企業入駐,將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人”作爲生產要素的核心,產業大生態以聯動高校、研究院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新型專業人才,另以營商環境的“優”激發經營主體的“活”,讓培養人才和用好人才無縫匹配。
小商品裡面是大市場,小生意背後是大世界。義烏市場常講“前店後廠”,步入數字化新時代,義烏市場打造出了更多“新店”和“新廠”。在這樣獨具特色的經營模式下,義烏匯聚了大量優質價低的商品,豐富了商品的多樣性。
義烏“第四空間”以融合市場和產業爲核心,原有的“前店後廠”模式也將革新。但這種變革不是推翻重來,而是在原有模式上進行迭代,一手觸達“前店”,挖掘產品熱點、痛點需求,一手連接“後廠”服務,優化產業鏈條,使市場始終保持活力和激情。
在世界各地,小商品批發市場數不勝數,但是要持續有新鮮感、吸引源源不斷的採購商到義烏,除了一盤好貨以外,市場本身也需要不斷迭代進。全球數貿中心打造以“人”爲中心,“貨”爲連接,服務爲基石的,“市場+產業”聯動的新場域,試圖打造中國製造品牌出海的前沿陣地和精品流行爆款的風向標,這將成爲市場新的“燃料”,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2023年11月8日發佈的《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中,義烏市場再次領跑。義烏遙遙領先的故事,通常被用來佐證市場的成功,更是沿着“一帶一路”複製到海外地區,如果從體制變遷的角度觀察市場之變,不難發現,這座城市成爲全球商貿樣本,市場力量和政府力量的交織從未停止。
從籌資建設、擴張初期的小商品市場,到對市場進行“划行歸市”,再肅清市場環境,打擊假冒僞劣,以及編制“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使之成爲小商品價格的風向標和大市場行情的晴雨表……每一個關鍵節點的背後,都有政府這隻無形的“手”。
在義烏,從來不缺“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的故事,放眼全球受地緣政治影響,大國格局不斷生變,一個更大更強的義烏,是一個義烏人渴望擁有的,也是全國人民都希望看到的有代表性的城市。
2023年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從強化貿易促進拓展市場、穩定和擴大重點產品進出口規模、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對外貿易創新發展、優化外貿發展環境等五方面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可以預見,正在建設中國際數貿中心,用數字化方式打通市場和產業的“柏林牆”,基於行業雲平臺的底層架構,打造多款數智化產品,順應大數據、製造、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大勢,以“一行業一市場”爲目標,發揮義烏市場的“虹吸效應”,讓多行業從業者聚集義烏,在國內樹立新的風向標,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中,講述新的義烏故事,並在重構中的全球供應鏈中發揮“頭雁”效應。
#大公司戰#
#品牌方法論#
#渠道新機會#
#新消費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