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共識!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光伏“一把手”們說了啥?
千呼萬喚始出來,10月14日晚間,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消息稱,光伏行業就“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達成共識。
具體來看,近段時間以來,光伏產品市場價格持續下滑,整個行業陷入了非理性競爭的惡性循環中。爲落實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維護光伏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引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於2024年10月14日在上海舉行防止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專題座談會。
各位企業家及代表就“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後低效產能退出渠道”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充分溝通交流,並達成共識。
據悉,參與本次座談會的企業包括阿特斯集團,高景太陽能,紅獅控股,江蘇美科,捷泰科技,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綠能,愛旭股份,TCL中環,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協鑫集團,大全能源,新特能源,正泰新能等16家公司。
今日稍早時候,一份《關於召開防止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座談會的通知》(下稱《通知》)開始在業內流傳,並引發軒然大波,特別是“反內卷”的相關呼籲引發業內強烈共鳴。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通知》中,提到了幾個關鍵信息:例如,當前主流產品價格已明顯低於生產成本,行業已陷入低於成本價競爭的惡性局面;座談會召開的背景是受會內骨幹企業委託,共同研討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過剩產能等相關措施。
記者獲得的座談會議程信息顯示,本次座談會分爲上午、下午兩個半場。上午首先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劉譯陽介紹會議背景及有關工作進展和計劃,隨後,各參會企業代表商討關於“反內卷式競爭、反低於成本傾銷”等內容的行業自律公約;討論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過剩產能等相關措施以及對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其他建議。下午場的主題爲“進一步討論實施細則及工作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座談會爲閉門會議,參會企業負責人級別很高,多以董事長、總裁、CEO爲主。“參會的都是相關企業的一把手。”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證實了這一細節。
談及行業協會組織召開“反內卷”座談會的情況,一家一線廠商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建議上市公司特別是頭部上市公司能夠以公告的形式宣佈減產,發佈下調或限制產能的具體信息,“頭部企業要帶頭自律,不能說說就過去了”。
另外一家一線廠商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很支持行業“反內卷”的倡議,但關鍵還是要有工作機制;與此同時,行業內企業的訴求基本一致,但僅靠協會這樣的行業自律組織還不太夠,政府部門在引導產業發展上也要有所作爲,“這一點十分關鍵”。
事實上,近期,多家光伏企業負責人公開發聲,談到了對行業當前所面臨困難的看法。其中,天合光能董事長兼CEO高紀凡分析了本輪下行週期產生的背景。
高紀凡指出,在光伏行業1.0時代,企業主要在各自優勢環節發展,上下游合作緊密。隨着行業的發展,2.0時代來臨,企業開始追求垂直一體化,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合作的減少和“內卷”式競爭的加劇。高紀凡表示,面對這一挑戰,行業必須尋求新的合作模式,通過股權合作、產業鏈合作、創新合作等方式長板優勢互補,共同迎接光伏行業3.0時代,最終實現收益共享、合作共贏。
加強行業企業合作的呼籲也得到了其他企業家的迴應,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表示,合作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基礎項,在提高行業標準化、節約成本、方便客戶選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儘管企業之間存在競爭,但通過差異化競爭和錯位競爭,可以形成合作共贏的局面。
TCL中環董事長李東生認爲,合作可以讓產業鏈的分工更有效、持續,並增強中國光伏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則提到,合作不僅僅是寫在協議上,而是要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實現強強聯合,分享彼此的成果,這樣才能真正推動產業鏈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
上述受訪人士關於政府的加強政策引導的提議在業內也有回聲。記者注意到,高紀凡就提出,僅僅靠行業現有的力量是不夠的,希望國家能夠對光伏產業進行統籌性的規劃及引導。“加快產業集聚,積極引導行業更好整合,讓行業儘快走向一個有序、健康的發展軌道,讓投入到全社會的資金資源也能變得更有價值,國家與行業結合起來,可以改變現有局面,扭轉乾坤,再爲光伏產業構建新的十年黃金期。”
近日,華泰證券發佈了一份關於光伏行業供需失衡狀態下何時出清的研究報告。該機構指出,2023年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持續下滑,已擊穿部分頭部企業現金成本,且2024年第二季度虧損環比加劇。頂層設計驅動行業轉向,多部門出臺政策指引限制低端產能擴張,企業融資渠道受到限制,2024年第一季度光伏企業縮減資本開支趨勢明顯,多個新投產能項目宣佈終止或延期生產,部分企業開始出現經營困難,光伏產業鏈的產能出清正在快速進行。
根據華泰證券的判斷,不同環節產能出清速度有差別,硅料、電池、玻璃環節或率先實現。同時,部分領先企業當前現金儲備僅能維持2—4個季度生產經營,2025年上半年有望出現產能退出,是產能出清的有效信號,看好在技術、渠道品牌領先的企業有望穿越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