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黑白郎君真面目
獨派強烈圍剿黃煌雄出任「促轉會」主任委員,是由於黃煌雄對促轉會提出「真相、公義、和解」的主張,不符合獨派的期待。蔡英文上任之初,立即成立「黨產會」,目的就是要「消滅國民黨」,兩年來民進黨對國民黨拳打腳踢,這個任務大致完成;「促轉會」的全名爲「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是要拉大拉高打擊面,務使「正義」轉型到合於綠營利益的旗幟下,在旗幟招展中,使歷史經新的詮釋,改變「正義」面貌。
這本來是出鬥爭大戲,但「殺人一千,自傷八百」,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同時進行,蔡英文與民進黨原來的八面威風,在人民檢驗下逐漸下挫,民意是最直接的反映,黃煌雄的主張不被以獨派爲主角的綠營接受,可解釋爲他們殺紅了眼,還要殺下去。
74歲的黃煌雄,是綠營大老,當年亦曾爲民進黨打天下,衝撞於千軍萬馬中,他提出「真相、公義、和解」的主張,顯然有鑑於臺灣已付出了傷痕累累的代價,乃將綠營的「正義」替換爲「公義」,「真相」仍需追求,但「和解」亦相對重要。
黃煌雄的六字訣,是自覺,也是反省。臺灣的民主運動不能成爲「一言堂」,倘若繼續分裂,仇恨必會在內耗中成長。
黃煌雄是位歷史學家,他研究蔣渭水並肯定蔣渭水對締造中華民國的卓越貢獻,爲獨派所不容。獨派學者陳翠蓮罵他「令人作嘔」,並拒絕成爲促轉會委員,陳翠蓮的反擊言詞中有「出賣集體尊嚴」的字句。何謂「集體尊嚴」?不言可喻,一則是因爲蔣渭水反日,再則是因爲蔣渭水不忘自己是中國人,而馬英九對蔣渭水的推崇也間接成爲黃煌雄「非我族類」的罪狀。
黃煌雄任監察委員時,對綠營向監察院提案彈劾前檢察總長黃世銘一事未投同意票,綠營懷恨在心。黃世銘依法監聽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在電話中聽到時任立法院院長的王金平介入司法關說,他向馬英九總統報告監聽所得,掀起了所謂「馬王之爭」,柯建銘控告黃世銘「泄密」勝訴,更要求監察院對黃彈劾,俾使黃失去公務員退休俸。黃世銘彈劾案不成立,綠營認爲黃煌雄在暗助馬英九,使接踵而至的控告馬英九泄密在一審被判無罪,未來上訴恐也不能成立。
蔡英文提名黃煌雄,認爲他「藍綠都能接受」,卻又提名如陳翠蓮等「不許和解」者爲委員,使人懷疑這是兩面手法:一方面在促轉會中設下暗樁,使黃煌雄運作困難;另方面,是爲了選舉考量,由於蔡民調一直陷於谷底,不得不向反對者扮笑臉、假意釋出善意,這種「黑白郎君」作風,其實已是老哏了。
促轉會是個臨時性的任務編組,體制上直屬內政部,它得向內政部提出各種報告,這情況恰如內政部在它頭上加設了緊箍咒,要給它穿小鞋,方便得很。
教育部遲遲不發給管中閔出任臺大校長的任命聘書,卻給臺大發出了「八面金牌」,也是一種緊箍咒,和內政部給促轉會的緊箍咒相較,正當性要軟弱得多,因爲大學校長依法由遴選委員會選舉產生,教育部的職責僅是「核備」,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尚且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內政部會如何,可想而知。更何況,個性平和的黃煌雄,能否如管爺一般硬到底,也是疑問。促轉會哪天換主委,大家也不必驚奇。(作者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