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建海基海協機制 郝柏村推動兩岸大交流時代
1990年推動簽訂兩岸首個司法互助協議《金門協議》的郝柏村(右)與當時談判者陳長文(中),在《金門協議》簽訂20週年時,與媒體共同回憶協議簽訂的往事。(圖/李金生攝)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重大政策之一,便是推動建立兩岸實質談判常設機構─臺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這是在1990年由郝柏村授權當年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秘書長陳長文訪問北京時,於拜會中共副總理吳學謙時當面提出設立海基會,北京立即拍板跟進決定成立海協會,從此開啓兩岸大交流的時代,對兩岸互動影響極爲深遠。
臺灣在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曾積極討論設立「白手套」談判機構的做法,並着手準備成立海基會,以民間中介團體身份處理各種兩岸交流所衍生的事務性議題,大陸方面雖也有類似構並研擬多時,卻一直未明確表態。直到1990年7月陳長文以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秘書長身份訪問大陸並拜會中共副總理吳學謙時,代表行政院長郝柏村傳達臺灣即將成立兩岸談判專責機構,北京隨即拍板跟進。
此後,臺灣的海基會如期於1991年3月9日掛牌運作,同年12月16日大陸海協會也成立,自此建立海基、海協兩會的兩岸溝通對口機制,成爲首個具有官方色彩的交流事務常設性權威機構。隨着兩會運行順暢,解決許多兩岸交流產生的實質問題,兩會更發展爲兩岸政治談判、經貿協定等重大政策上的溝通平臺,開啓了兩岸大三通與全面交流時代,其影響至今未歇。
據此而論,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代推動海基、海協兩會談判機制,並以此全面推動兩岸三通與各項制度化交流措施,自此兩進入大交流時代,影響此後兩岸關係進程以及美國亞太政策及此後的美中關係發展,可說是兩岸歷史上最具有實質意義的重大事件。對於一位由最高軍職退役轉任文職最高行政官員的人物來說,郝柏村正好是站在兩岸關係的兩個重要關鍵時刻上,成爲創造歷史的關鍵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