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研小白,到如今每年都能發一篇高質量文章,我做對了 3 件事

來源:丁香科研

筆者是一名護理人,3 年前對知網的常見使用功能都很陌生,而如今幾乎每年都能在專業領域類高質量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核心一篇。

這點成績可能在科研大佬眼裡不值得一提,但作爲零基礎入門,身邊毫無科研學習環境,既要上班又要顧家,還要抽空學習科研及寫論文的筆者來講,能取得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一種突破。

那麼,筆者到底做對了什麼呢?不妨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經驗值得大家借鑑和參考。

一、多閱讀專業領域類的高質量文章

閱讀是寫作的基石,接下來,筆者就以 2022 年 7 月發表在國內護理專業 Top 1 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干預圖在急性冠脈綜合徵合併中重度慢性腎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爲例,給大傢俱體分享一下:一枚科研新手到底該如何去閱讀?

圖 1:來源於筆者文獻閱讀筆記

讀題目及摘要:

從這篇文章的題目及摘要可看出,該文屬於干預性研究,干預措施是干預圖,研究對象爲急性冠脈綜合徵合併中重度慢性腎病患者,評價指標爲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生活質量以及因心血管事件再住院情況,其中服藥依從性是主要評價指標。

通過摘要中的結論可看出,採用干預圖制定的用藥干預策略對患者服藥依從性、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臨牀預後的改善,均有促進作用。

圖 2:來源於筆者文獻閱讀筆記

讀前言:

前言就是一個故事的開端,寫的好不好,直接影響讀者和審稿人往下閱讀的慾望。

現在,我們來剖析一下這篇文章前言的寫作思路(見圖 1):

前 3 句:作者結合流行病學數據闡述了疾病急性冠脈綜合徵合併中重度慢性腎臟疾病的發病率以及病死率較高的客觀事實,凸顯出該疾病人羣值得被重視;

第 4 句:提到藥物治療是急性冠脈綜合徵合併中重度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出院後的主要治療方式,爲下文的撰寫起到了一個引子的作用。

第 5~6 句:提出了研究問題,即研究對象存在服藥依從性差的問題,若這個問題不解決將會給患者帶來什麼的危害?即該研究問題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第 7 句:提到 WHO 已將服藥依從性差確定爲優先可預防的醫療保健問題,進一步凸顯上述研究問題的重要性。

第 8 句:針對患者服藥依從性差的問題,既往有無相關研究呢?以往的干預措施有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呢?從該句可看出,過去針對患者服藥依從性差的問題也進行了相關研究,但是並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有必要進一步研究。

緊接着第 9~10 句:分別介紹了什麼是「干預圖」,對干預措施「干預圖」進行了文獻回顧,以突出本研究的創新性。

第 11 句:提出本次研究目的。

讀完上述文章前言的寫作思路,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寫作框架:

1、提出研究問題,突出研究問題的重要性;

2、針對現存的研究問題以往有沒有采取相關干預措施,以往研究中尚存在哪些不足;

3、提出本次研究的干預措施;

4、對本次提出的干預措施進行文獻回顧以突出本次研究的創新性;

5、最後提出本次研究的目的。

讀研究對象部分:

在閱讀文獻時,我們不難發現該部分寫作是有固定模式的。比如在干預性研究中,我們對研究對象的描述往往涵蓋以下要素(見圖 3):

圖 3:來源於筆者自繪

讀研究方法:

我們在閱讀該部分時,重點看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都採取了哪些干預措施,干預措施描述是否清楚、詳盡,是否存在可重複性,以及有無遵循科研倫理等,具體見圖 4。

圖 4:來源於筆者自繪

讀評價指標:

在干預性研究文章中,評價指標通常也用研究工具 / 評價工具 / 觀察指標來陳述,該類文章中的評價指標往往是通過已有的問卷、量表或其他評價指標去評價(比如該篇文章中有一個評價指標是因血管事件再住院率);若用的是量表或問卷,要看是否明確了評價工具的名稱及設計者、用途、內容(維度或條目)、計分或評價方式、得分及其意義等、並說明評價工具的信效度。

讀資料收集方法:

圖 5:來源於筆者文獻閱讀筆記

以圖 5 爲例,資料收集部分,我們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描述了資料收集的過程、描述是否清楚、資料收集的方法是否適合本研究;

2.若有兩位以上的資料收集者,是否經過了統一培訓;

3.有無對其進行質量控制;

讀統計學方法:

該部分主要看是否說明統計學分析採用的軟件和版本;統計學方法選擇是否合適、統計描述是否準確,是否明確了檢驗水準,如P<0.05或0.01:

讀研究結果:這部分一般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1.最終納入分析的樣本量是多少?

2.研究過程中有無剔除 / 脫落,其分別對應的原因是什麼?

3.結果表達是否清晰?

4.按照一定邏輯順序用文字或三線表對研究結果進行呈現。

讀討論方法:該部分的寫作是有章法的,在閱讀中主要看以下幾點:

1.討論的小標題與結果是否一一對應,邏輯上層層遞進;

2.是否概括了與本研究目的有關的研究結果;

3.是否將本次研究結果與既往研究結果相比較,並進行分析討論原因。

讀小結:主要看以下 3 點:

1.是否概括與本研究目的有關的研究結果;

2. 是否客觀的闡述了本次研究的侷限性;

3.未來的研究方向;

該部分的寫作公式是:本次研究的重要結論 + 本研究的侷限性 + 展望。

以上就是筆者在閱讀一篇高質量文章時對其各部分寫作範式的拆解,通過拆解輕鬆掌握該類文章的寫作範式。如果你現在還不清楚該如何閱讀文獻,不妨按照上述方式行動起來吧!

二、評估自身能力尋找合適的選題

在閱讀文獻時,你有沒有這樣的瞬間,看到別人已發表的文章,覺得這樣的研究自己本身也是可以做的?針對這種情形,我們和別人差的就是動手能力。

作爲一名臨牀工作者,我們的研究人羣可以圍繞我們熟悉的人羣做,例如病人、病人照顧者,醫生、護士、實習生 / 規培生以及管理者等,至於你要做上述人羣哪一方面的研究,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多觀察,多思考,多查閱文獻。

值得注意的是,科研選題一定要具備創新性、可操作性以及實用性,這裡的可操作性,就是說你的科研選題一定是在當前你能力範圍內能夠完成的,或者說通過踮踮腳能夠去完成的。若一個研究選題,創新性及實用性都滿足,但對你自身來講根本無法實施,這樣的選題也是要放棄的。

三、從模仿開始,實現從 0~1 的突破

對於剛開始學習學術論文寫作的夥伴來說,最快的方法就是模仿。比如說,一篇學術論文中,摘要寫多少字,怎麼寫;前言如何寫的有邏輯,如何突出研究問題的重要性,數據結果怎麼展示,討論部分該如何寫……..無論你做的是什麼研究,不管你寫的是哪一類的文章,都可以找到前人寫過很好的文章,你可以進行借鑑與模仿。

那麼具體該如何模仿呢?

第一,模仿之前,想明白自己到底要寫什麼內容,即想寫哪一類文章;

第二,確定要借鑑和模仿的 2~3 篇已發表的高質量文章,學習這些範文的寫作範式;

第三,參照高質量文章的寫作架構與寫作方法,搭建出自己論文的寫作框架,進而往裡面填內容。

在借鑑的基礎上創新,有些高質量文章某些地方做的並不好,這就需要我們在自身的寫作中去突破。學習他人論文的優點,取其精華,這樣纔會讓我們自己的文章越來越好!

之前,與身邊很多發表過 C 刊和 SCI 文章的夥伴交流過,大家發表在高質量期刊上的第一篇文章幾乎都是從模仿起步的,後來寫的多了,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想想有了從 0~1 的突破,那麼從 1~N 還會遠麼?

筆者寄語

各位科研小夥伴,你若覺得自己在科研學習方面投入了很多時間、精力以及金錢,但是遲遲沒有文章產出,此時不妨靜下來對自己進行靈魂三拷問:

(1)自己日常有讀高質量文獻的習慣嗎?

(2)有沒有帶着批判性思維去閱讀文獻?

(3)在文獻閱讀中,有認真做過思考、歸納及總結嗎?

作爲一個目前已跨過科研小白這道坎的護理人,建議大家在日常工作、學習中要多思考、多總結、多歸納,多看文獻,多動手實踐,最後你會發現原來做科研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高質量文章的產出不過是時間問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