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推「美國製造」可減稅 學者:如何界定與證明將是問題

雖然前總統川普一再強調將給予美國製造的企業減稅,但經濟學者認爲,首先就會遇到定義的問題,執行不易。(美聯社)

前總統川普5日對紐約企業界精英發表演說時指出,爲了讓美國恢復成爲全球製造業強國,在美國生產產品的公司企業稅稅率將從21%降至15%,外國製造商品則將加徵關稅;華爾街日報6日報導,川普提議立即引起經濟學者、企業領袖等質疑:「美國製造」(American-made)如何定義?製造業是否可以獲得提升,還是代價昂貴的貿易戰將因此展開?

川普在曼哈頓紐約經濟俱樂部(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發表政策演說時表示,優惠僅提供給在美國製造產品的公司,如果外包、在國外設廠或將美國勞工換掉,就失去享受優惠的資格,「如果產品來自另一個國家,就要付出鉅額關稅」。

曾任財政部官員的復敦法學院(Fordham Law School)稅法教授蕾貝卡.凱薩爾(Rebecca Kysar)指出,提議面臨的問題包括界定何謂「製造」(manufacturing)。根據2017年「減稅及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修改條款,原本不被列爲製造商(manufacturers)的企業也能獲得稅務福利,包括星巴克(Starbucks)在內,因爲烘烤咖啡豆符合「製造」定義。

凱薩爾說,一家企業在訴訟中向法院指出,爲禮物籃(gift baskets)放置巧克力與起司也算製造活動,應該享有減稅福利,後來官司勝訴。

經濟研究諮詢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副首席北美經濟學家布朗(Stephen Brown)說,川普提案將讓政府部門增加負擔,必須要求企業出示零件來源的證明。他說,對於規模較小的公司以及使用複雜零件的製造商來說,問題將變得棘手,例如機械製造商。

布朗說,提案最主要受益者將是製造簡單產品的公司,而且產品原本就不容易進口,例如內含美國本土農產品的包裝食品。

川普演說的臺下觀衆之一、稅務顧問機構RSM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蘇拉斯(Joe Brusuelas)說,提案過於籠統,無法評論。他說:「目前正值選舉期間,我們聽到的是彼此競爭的政治訊息,而不是有說服力的政策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