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製品遠離心血管風險 營養師打破3大迷思
營養師表示,豆類爲植物性蛋白質,無膽固醇、油脂含量也相較肉類低,是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者的最佳首選。(示意圖/達志影像)
最新出爐的2022臺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牀治療指引,將缺血性腦中風、冠心症、周邊動脈疾病等高風險族羣的壞膽固醇目標訂爲55至70 mg/dL,甚至更低,呼籲疫情下仍不得不輕忽高血脂的危險。對此,營養師楊斯涵特別針對不同豆製品的營養價值進行評比,並破解常見的3大迷思。
楊斯涵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豆魚蛋肉類排行首位的豆類,爲植物性蛋白質,且豆類及豆製品富含大豆異黃酮、植醇、膳食纖維、鈣、鎂、低脂肪、零膽固醇,對心血管疾病預防有助益。
素食者想補充鈣質,或乳糖不耐喝牛奶會拉肚子,擔心鈣質攝取不足者,可食用凍豆腐、傳統豆腐、小方豆乾、五香豆乾等。至於嫩豆腐的話,因爲鈣質含量相當少,且水分多,不建議當補鈣來源。
排便不順的人,除了攝取纖維質較多的蔬果、全榖雜糧之外,蛋白質中以豆類的毛豆、無糖豆漿,富含較多的膳食纖維。
若想增肌減脂,可選擇低卡、低油脂的豆類補充,像是毛豆、帶夾毛豆、面腸、非油炸生豆包、豆腐、豆乾、豆乾絲、 豆漿等,其中豆乾絲、豆腐面還可以當作取代澱粉的減糖食材。至於油豆腐、炸豆包及百頁豆腐因爲經過油炸,並不適和食用。
楊斯涵也針對常見的3大迷思進行釋疑:
▍痛風、結石能吃豆腐嗎?豆腐含有石膏?
黃豆的普林量高,人體會代謝成尿酸,而豆腐、豆乾、豆漿等,經加工過程已使普林減少,爲中低普林,且許多研究指出,控制痛風不單依據普林含量,攝取植物性蛋白質無明顯增加痛風的風險。楊斯涵提醒,結石者仍需攝取足夠鈣質,且豆腐富含植酸,可避免結石形成,豆腐中作爲凝固劑的爲硫酸鈣,可增加鈣質含量,與工業用石膏完全不相同。
▍子宮肌瘤能喝豆漿嗎?
豆類含有大豆異黃酮,屬於植物性雌激素來源,含量相當少,不足以影響體內荷爾蒙濃度。
▍喝豆漿能補充鈣質嗎?
1杯190c.c豆漿所含的鈣質爲27克,比傳統豆腐、小方豆乾、凍豆腐都還要低,而相比爲鈣質主要來源的牛奶,1份240c.c奶類的鈣質約爲240克,也還要低許多,非主要鈣質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