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升級 加稅擴能量 注入產業化思維

政府投入長照經費

各國賦稅負擔率

在臺灣,養兒育女是值得慶賀的事,但是,照顧家裡高齡父母,卻是難以開口的痛,長照的壓力壓得許多家庭喘不過氣來。陽明交大醫學系教授陳亮恭認爲,唯有重新調整現有長照制度、財務規劃,才能改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疲勞及積壓在心底的不安,而其關鍵的財源,學者一致主張應該加稅,才能救長照,擴大服務量能。

根據統計,每年投入長照的費用超過1,500億元,其中,近千億是民衆自掏腰包。陳亮恭一一細數,例如外籍看護工在臺約26萬人,每人每月以2萬元計(1年25萬),全年僱用花費約600多億元;全臺住宿機構約10萬牀,平均每月2~3萬元(民衆年花36萬元),1年付出約360億。至於政府投入,明年長照預算編列約600億元。

值得憂慮的是,長照倚靠家庭功能的支柱正在崩解中,陳亮恭說,民衆支出大半長照費用,這是在耗損世代的資源,中年子女照顧老人已用掉自己退休金,根本存不到什麼錢自己養老。

東吳社工系教授洪惠芬研究顯示,45歲以上、1976年之後出生者陷入低薪世代,他們到老了以後面臨重大困境:「所得能力不高,若有小孩必須養小孩,無法充裕扶養上一代老者。」可見,這一世代的家庭養老能力正在衰退。

因此,長照未來需靠政府支出,才能減輕民衆負擔,但擴大服務財源在哪裡?目前長照財源包含遺贈稅、煙稅、煙品健康福利捐、捐贈收入、基金孳息收入、其他收入(房地合一稅)及政府預算撥充。衛長薛瑞元表示,雖然愈到後面會吃老本,但目前收支平衡,明、後年纔可能會出現短絀,就長照基金餘額估算,維持五年以上沒有太大問題。

但長久之計,學者認爲必須加稅,否則將無法支應。陳亮恭直言,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可同時低稅負又享有高福利政策,加稅雖不討喜,但盤點各稅目,營業稅最可行,在不考慮通膨情況下,每調升1個百分點,一年約可增加700~800億元財政收入。

對此,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呂建德也認同說,日本在安倍政府時期,就以增加消費稅,由5%提升至10%,支應厚生省各項預算,而歐洲各國如丹麥、瑞典、英國稅負較高,租稅負擔率多爲25%以上,丹麥甚至高達46%,有能力負擔長照,但臺灣現階段租稅負擔率僅12~13%,比新加坡14%更低,確實有加稅空間。

除此,長照政策要走得長、走得遠,學者建議「要有產業化思維」。政府將長照服務視爲非營利事業,陳亮恭說,這是導致長照服務無法規模化原因,對年輕照服員就沒有經濟誘因、不認爲這份工作有未來,量能就會不足。

日本的產業化思維輔以新科技應用,例如引進洗澡機爲失能老人洗澡,不但節省人力,也爲產業帶來長照商機。除此,呂建德還舉例說,像丹麥,照服員在社區開一部戰車,車裡有聽診器、藥材等,如同行動小診所,照服員像長照戰士,可服務1比5,照服員也可委外、企業可參與經營,都是產業化概念。

「長照要引進壽險資金,必須鬆綁收費服務上限」,陳亮恭說,要有最低或合理盈餘獲利,對壽險業纔有誘因,而長照產業化非財團化,非追求最大獲利,要有產業思維,長照服務才能做大。學者認爲,衛福部在產業化的改革有必要更大開大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