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要如何命名? 學界以基因為依據
病毒早期的命名規則混亂,近年來學界正努力標準化相關規則。(Wikimedia Commons)
【臺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日本腦炎、武漢肺炎與西班牙流感,這些病毒的名稱真的是正確的嗎?國際學界先前對病毒的命名大多以首要發現地或物種爲主,但由於病毒傳播快速,且在不同物種之間也可傳播,因此國際正討論用基因作爲命名依據,如後來武漢肺炎改成新冠肺炎、流感等,較有助學界因應病毒、開發藥物或疫苗。
病毒家族複雜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以登革熱爲例,科學家經過長年調查,發現是主要由4種類似的病毒組成,在2024年全球有至少760萬案例確診,比2023年同期的650萬人還高,且隨着氣候變遷讓各地升溫,有更多國家被登革熱入侵。但由於人類對登革熱有較多研究,因此命名相對有系統性,但其他病毒就顯得混亂。
目前已知有14690種病毒被人類分類,但據估計哺乳類平均身上有32萬種細菌,人類身上也有14萬種,因此建立病毒的分類系統有其必要,有研究也指出,西班牙大流感也可能是登革熱的其中一種,都是出血性的病毒,而致命的伊波拉病毒、立百病毒與馬堡病毒都是同一家族。
命名更謹慎
另外,1967年在克里米亞島有出現的出血性病毒,2022年也在剛果、伊拉克等地出現過,因此目前暫時命名爲克里米亞-剛果出血毒。另外,猴痘病毒原本是因爲猴子從非洲進口到歐洲而命名,但後來發現該病毒主要在齧齒類(老鼠);另外,水痘病毒也與「雞」無關。
《科學期刊》也報導,阿拉斯加水痘近日也將重新命名爲「北方水痘」,避免污名化阿拉斯加州,還有傷害旅遊業。
因此目前國際有「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覈定病毒的命名與分類。先初步分類病毒是由DNA還是RNA組成,然後適用加州理工學院病毒學家貝爾德摩建立的標準,將病毒初步分爲7個類羣,第1類是雙股螺旋DNA,第2類是單股螺旋、第三類是雙股螺旋RNA等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