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損臺灣主權國家增至19國…陸對臺外交打壓出現新趨勢 如何應變?

今年1月賴清德確定當選總統後,中國對臺灣的外交施壓力度激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1月賴清德確定當選總統後,中國對臺灣的外交施壓力度激增,頻繁藉和他國發表的聯合聲明貶損臺灣主權。外交部發表「駁斥」的新聞稿,2024年已來到19國的高峰,遠超前兩年的5國、1國。除了更積極和「朋友圈」一起貶損臺灣主權外,涉外人士透露,近來中國的外交戰還有兩項新趨勢:2758號決議文武器化、將他國未說過的話塞到他們的嘴裡去。

「外交部嚴正重申,中華民國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事實未曾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臺灣,任何國家都沒有權力也無法藉由發佈聯合聲明否認這個客觀事實。」今年以來,這樣的新聞稿頻繁發佈在外交部的網站,原因無他,因爲自今年總統賴清德確定勝選後,北京明顯加大對臺灣的外交施壓。

統計外交部發布過的相關駁斥,今年以來,與中國站在一起,不論是透過發佈聯合聲明、中國代替宣佈,或自行發表貶損臺灣主權的國家總數,已來到19國。這些國家多位於:中南美與加勒比海、非洲、東歐、中亞與南亞、東南亞與太平洋島國(請見表)。

跟前兩年對比,19國這個數字更是令人觸目驚心(2023年5國、2022年1國),也側面顯示中國對臺灣的打壓力度,確實是逐年升級。

近年和北京一同貶臺國家。圖擷自遠見雜誌

我方因應中方法律戰作爲,或也出現改變

一位涉外官員向《遠見》指出,近年中國在國際社會對臺灣進行的法律戰,確實比以前更嚴重、普遍,企圖從法理上來完全孤立臺灣。因此,今年只要中國高層出訪,或他國元首訪中,只要發表聯合公報,就一定會將貶損臺灣主權的文字納入,「對我們的打壓變本加厲。」

不過相關數字的激增,或許也表示我方對中方法律戰的作爲,與以往已有所不同。淡江大學戰略所所長李大中認爲,北京對臺灣的外交打壓是長年一貫、且不遺餘力,很難相信2023年、2022年,和北京站在一起貶損臺灣主權地位的國家,只有5國、1國,「母數應該不會這麼低。」

因此,短短3年內從1國激增到19國,很有可能是針對北京的外交攻勢,臺灣外交部的迴應也變得更主動、積極。以前北京和他國發表類似聲明時,我方可能「只看不講」,但現在發表駁斥,或許已是一種SOP的操作。

兩大熱點:俄羅斯、索羅門羣島

另外,這19國中明顯有兩個「熱點」:俄羅斯、索羅門羣島。以俄羅斯爲例,今年外交部就特別針對俄羅斯發佈了5篇駁斥新聞稿,居各國之冠。李大中分析,自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掌權以來,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會見次數,若算上視訊可能來到40次左右,顯示中俄關系確實是非常緊密。

特別是2022年爆發俄烏戰爭後,俄羅斯受到西方的多點制裁,對北京的倚賴比重明顯提升,同一時間中美關係也盪到谷底,這些因素都讓北京把臺灣議題的順位,不斷往前提。這讓中俄兩造,都有動機在相關聲明中點到臺灣,並貶損臺灣的主權地位。

至於索羅門羣島,雖然只是一個人口僅65萬的太平洋小國,但自2019年索羅門羣島和臺北斷交、改與北京建交後,北京就把索羅門拉得非常緊,甚至在2022年還傳出雙方有可能建立「安全合作協議」,這都讓臺灣、美國、澳洲等相關各方,均重點關注索羅門羣島的一舉一動。

除了和「朋友圈」一起貶損臺灣主權外,涉外人士也透露,觀察近來中國對臺的外交攻勢,還有兩個新策略。一是將2758號決議文武器化,將2758決議文和北京的「一中原則」進行連結,用三段論「世界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來否定臺灣的主權地位,對臺灣進行徹底打壓。

如果這項策略成功,其威力將遠超和朋友圈發表的貶臺聯合聲明。因此今年外交部推動參與聯合國案,三大訴求都在反擊北京將2758號決議文武器化。

自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掌權以來,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會見次數,若算上視訊可能來到40次左右。路透資料照片

中國建交國,不到1/3完全接受一中原則

北京的另一個策略,就是「將他國未說過的話塞到他們的嘴巴去」。這一策略從中日外長在東協的會晤來看最明顯。當時北京方面聲稱日本外長在會晤中強調:「日方堅持一箇中國的立場沒有任何改變。」結果沒幾天,日本外長就親自出面,強調「中方公佈的內容不正確,已向中方提出關切。」

涉外官員透露,根據政府相關機構過去做過的研究,和中國建交的 180 餘國中,完全接受中國立場的其實不到三分之一。特別是美國、日本、歐洲等民主陣營國家,其實都非常清楚目前兩岸的客觀現狀,不可能接受北京這種「把他的話塞到別人嘴裡」的做法。

李大中說,駁斥北京對臺主張確實有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樣的反制聲音傳到國際社會裡去。建議外交部需對這一方面進行評估與分析,找出新方法來擴大國際社會對臺灣的支持。

地緣政治衝突愈演愈烈,隨着對方施壓力道與策略不斷推陳出新,我方的手段也必須跟上,才能在緊張局勢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文出自2024.09.12《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