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用詞欠準是新聞的致命傷
人們讀不懂新聞的原因,常是報導的文字,尤其專有名詞欠準所致,一個詞彙不明白其意思,讀者通常是用猜的帶過去,可是猜着、猜着,可能就誤解新聞的原意,繼而專家又根據這些混淆的新聞爲文評論,從而錯謬成一團,影響社會至巨。
舉例來說,GDP是國內生產毛額,其實質成長率纔是經濟成長率,惟長期以來人們已把GDP視同經濟成長率,因而常有GDP上修至5.10%這樣奇怪的用語,這樣過度簡化已帶來極大的混淆。
再如資本形成、固定資本形成,由於只差兩字,不少新聞將兩者混爲一談,更援此引伸爲民間投資,事實上,前者比後者多了存貨變動,不可全然類比,以2019年而言,資本形成的成長率6.4%,固定資本形成的成長率10.2%,再如2010年一個36.6%,另一個19.0%,可謂相去甚遠。
不只經濟新聞有這些問題,政府公共工程的執行,有計劃執行率,又有預算實現率,對讀者而言,這兩個詞差不多,就是政府執行公共建設的效率,然而情況並非如此,執行率是指工程完成的程度,實現率是指完工並獲估驗且付款的情況,因此纔會出現執行率逾90%,實現率只有60%的情況,這雙率各有意思,不可隨便混用,於此可知。
再如,就業人數與受僱人數也是有差別的,然而不少情況,相關報導也會將兩者相提並論,而對讀者來說,久而久之也不以爲忤,然而就業者裡頭除了受僱者,還有自營作業者、無酬家屬及僱主,兩者非僅數字不同,意義也有差別,以去年而言,臺灣的就業者有1,150萬人,受企業僱用者只有815萬人。
政府債務同樣有這個問題,政府債務有中央政府債務,有各級政府債務(中央加地方),以2019年而言,我國中央政府債務5.3兆元,各級政府債務達6.2兆,兩者自不宜牛馬不分,此外還有人把赤字與債務糊成一團,這簡直是一行白鷺上青天,不知所云了。
以上只列舉少數,其餘會讓人混淆者還有很多。用詞準確是好文章的前提,於新聞寫作上亦然,雖有韓愈的文筆,蘇軾的才情,若用詞不準確,其文依然無可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