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廉玉波發聲:固態電池廣泛應用還需3~5年
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固態電池成爲業內關注焦點。
9月27日,比亞迪首席科學家、汽車總工程師、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在2024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比亞迪已在固態電池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固態電池的廣泛應用還需要3~5年時間,且“3年比較艱難、5年比較現實”。他表示,受制於成本和材料的可控性等因素,在未來15~20年內,磷酸鐵鋰電池不會被淘汰,固態電池將主要應用於高端車型,與磷酸鐵鋰電池相互賦能,分別在不同層級的車輛上使用。
今年以來,國內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迎來“小高潮”。國內車企中,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已官宣能夠最早在2026年實現全固態電池量產和上車。而國軒高科、鵬輝能源等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也陸續宣佈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突破,2026年將成爲全固態電池量產進程的關鍵節點。
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的加速,使得資本市場對該板塊關注度高漲。9月以來,包括鵬輝能源、南都電源、寶麗迪、德爾股份等多家關聯企業股價高漲。9月27日,固態電池板塊指數盤中漲幅達5%,其中,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709.SZ)觸及漲停板,該公司針對固態電解質已有明確的技術規劃和專利佈局,且已與比亞迪就鋰電池材料展開業務合作。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2024年以來,我國出現半固態電池量產車型上市、半固態電池裝車滲透率達1%等邊際變化,產業化信號已至。消費者對於長續駛里程車型形成10萬~15萬元的溢價預期,將有助於固態電池滲透。據測算,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或將達到643GWh,2024~2030年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133%。我國半固態及全固態電池發展具備技術路線低風險、“小步快跑”節奏好、產業化條件充沛等優勢,有望在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下半場”迎來新一波市場高潮。
但實際上,業內普遍認爲,全固態電池的大規模量產仍需要時間,以便改進製造工藝和技術。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認爲,電池無法一天被顛覆,企業做固態電池欲速則不達,循序漸進是最快的速度,先解決電解質問題,然後解決負極問題,再解決正極問題。最開始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可能沒有想象中高,但是可以提高電池安全性、簡化熱管理,最終目標是要在2030年實現固態電池的大規模產業化。
企業方面,除了上述廉玉波提及的觀點,在9月初的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比亞迪電池CTO孫華軍表示,“目前我們實際的狀態還是從早期的實驗室到工程化轉化的過程,我們有大量實驗室數據,也做了大電池,結果發現固態電池大規模量產還是有大量的問題,包括工程問題和界面問題。”在全固態電池的大規模量產上,比亞迪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孫華軍還表示,要持續加強下一代電池研發,比如固態電池和新型材料,硫化物固態電池是方向之一。硫化物固態電池將在電池壽命、快充等領域實現突破。他認爲,2027年~2029年是硫化物固態電池的示範期,主要針對中高端電動車。2030年~2032年,硫化物固態電池會進入拓展期,將運用到主流電動汽車。
東方證券研報指出,在不同晶體結構的硫化物電解質中,綜合熱安全特性、成本、工藝成熟度等因素來看,硫銀鍺礦型電解質LPSCl(Li6PS5Cl)是硫化物全固態電池較好的技術路線選擇。目前,硫化鋰高昂的價格成爲硫化物電解質商業化的主要障礙,硫化鋰價格超過65萬美元/噸(約合463萬人民幣/噸),遠高於商業化閾值。因此,改進硫化鋰製造工藝和技術成爲降低硫化物電解質及硫化物全固態電池成本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