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廉玉波:刀片電池解決稀有金屬“卡脖子”問題

9月6日,在2022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廉玉波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由“政策+市場”的雙輪驅動進入全面化市場拓展期,已經形成自上而下的共識。全面市場化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面臨更加激烈和充分的競爭,這勢必會對產業鏈各環節提出更高的要求。產業鏈上下游共同進步,才能使整個產業穩健發展。

以動力電池產業爲例,廉玉波談道,在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相互促進下,我國的動力電池上下游都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但是由於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給整個產業鏈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如何將產業鏈的優勢轉化成價值鏈的實現,是今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廉玉波認爲,首先車企需要轉變的是過去對於零部件價值的認知。隨着技術的進步,智能科技體驗將會高度依賴芯片、算法、軟件等底層產品的進步,需要車企改變過去的議價策略,給予這些零部件相對應的價值地位。每個車企都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重新建立新的零部件的關係。

廉玉波談道,在電池領域,比亞迪建立了從原材料到電池產出整個過程的全自動、高精度、智能化的生產線,同時構建了從礦產開發、原材料研發到電池包的開發製造,再到電池回收利用的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電池如果大量使用鎳、鈷等稀有金屬,原材料將無法穩定供應,在燃油車全面被替代時代到來時,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將不可避免地加劇。”廉玉波指出,中國發展新能源車,減少石油的消耗比任何國家都緊迫。中國不能從被石油“卡脖子”,轉變爲被金屬鈷和鎳等稀有金屬“卡脖子”。

他談道,比亞迪在2008年就堅守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路線,2020年推出的刀片電池,包體能量密度與三元電池基本相當,解決產品安全性、稀有金屬“卡脖子”問題,循環次數達到1.5萬次,電池的成本也更具有競爭力。

基於對市場的需求和對產業鏈發展的認知,廉玉波表示,比亞迪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雙模汽車定位存量替代,純電動汽車定位成增量替代,2021年推出的第四代以電爲主的DM-i技術和全新e平臺3.0在各個性能維度全面超越燃油車,市場表現很優異。今年3月,比亞迪正式停產燃油汽車,繼續加入自身的轉型升級。

在廉玉波看來,汽車產業並非是封閉的產業,特別是正在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加速變革的當下,比亞迪認爲需要秉承開放的態度,共同構建安全、穩定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的資源整合能力,上下游攜手共同實現新能源產業的價值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