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校長董志勇:建議進一步向民企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日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各代表團正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到要紮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政府工作報告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一系列工作任務和政策舉措。
3月8日,新京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董志勇教授,他向記者解讀了有關民營經濟的支持政策,並對政府各部門引領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董志勇說,增強民營經濟支持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打好組合拳。要着力提升民營經濟支持政策的執行透明度和穩定性,強化公信力。將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同科技創新戰略相匹配,提升前瞻性。同時,還要將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同高水平對外開放相結合,鼓勵“走出去”。
董志勇在談到將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同科技創新戰略相匹配時建議,要以戰略性產業和新興產業爲重點,不斷培育和提升民營經濟的產業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進一步向民營企業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打通科技創新成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壁壘。
對於民營企業家羣體,董志勇也建議,企業家羣體應充分激活和利用內在動力,全身心融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董志勇建議,民營企業家要積極響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加強產業創新攻堅。逐步推廣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內部治理結構。
推動民營經濟“安心謀發展”到號召民營經濟“大顯身手”
新京報:從高規格召開民營經濟座談會,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的舉措,你對當前我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如何看?
董志勇: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基本要素,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創新、增就業、保民生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年2月17日,我國時隔7年再次以最高規格形式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是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又一關鍵舉措,爲民營經濟發展釋放諸多積極信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了更多支持民營經濟和科技創新的新政策,涉及提振消費、人工智能+、先進製造、新能源等諸多方面政策。同時,我們還將抓緊制定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切實幫助民營經濟發展。
可以說,從民營企業座談會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民營經濟的一系列支持舉措,推動民營經濟“安心謀發展”到號召民營經濟“大顯身手”,充分彰顯民營經濟前景廣闊、大有可爲。
貫徹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工作任務和政策舉措,我認爲,政府各部門應着力加強制度供給和協作賦能,以高水平政策環境引領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要防止因利益衝突或政策理解偏差,導致政策矛盾或走形
新京報:你說到政府各部門引領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你對此有什麼具體的建議?
董志勇:我主要有這幾個建議,首先,增強民營經濟支持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打好組合拳。要着力提升民營經濟支持政策的執行透明度和穩定性,強化公信力。將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同科技創新戰略相匹配,提升前瞻性。同時,還要將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同高水平對外開放相結合,鼓勵“走出去”。
比如在頂層設計上,明確各部門在民營經濟政策制定與執行中的責任與分工,建立中央與地方關於民營經濟政策的高效溝通機制,防止因利益衝突或政策理解偏差,導致政策矛盾或走形,阻礙民營經濟發展。
在政策透明度方面,政策出臺後,通過政府官網、第三方監督和服務平臺等渠道,詳細公佈政策目標、申請條件、實施步驟、補救措施等內容,消除民營企業的疑慮。同時,增強政策執行的穩定性。建立更強有力的政府承諾兌現機制,對於給予民營企業的補貼、獎勵等,按時足額兌現,杜絕出現拖欠、剋扣等現象。
我認爲,還應建立政策執行問責機制,對於在政策執行中出現的不作爲、亂作爲等違約失信行爲,按規定限制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限制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申請、限制各類融資項目推薦等,同時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增強民營企業對相關政策的信任和擁護,營造良好的政策執行環境。
新京報:你剛剛說到將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同科技創新戰略相匹配,可否也具體談談?
董志勇:這方面,我認爲,要以戰略性產業和新興產業爲重點,不斷培育和提升民營經濟的產業創新能力。前瞻性佈局一批重大科技產業創新項目,發揮舉國體制優勢,全力保障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加快建設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進一步向民營企業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打通科技創新成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壁壘。建立民營企業技術聯盟,推進民企之間的強強聯合,重點開拓企業間的技術研發合作,實現同等層次民營企業之間的技術創新和攻關合作。
通過專項創新基金扶持、財稅優惠、信貸支持等手段,鼓勵企業開展創新生產要素投入與整合,保障企業創新收益,爲加快形成一批世界級企業和領先技術提供全方位支持。
此外,我們還要大力支持包括天使投資、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在內的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市場的發展,同時應繼續推進資本市場的開放,吸引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爲產業創新注入金融“活水”。
另外我還想再說說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同高水平對外開放相結合,鼓勵“走出去”的問題。當前,我們應該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內外各類展會,深入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投身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境外經貿合作區,通過融入中國重大平臺、重大發展戰略,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企業家應“全身心融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征程”
新京報:你曾呼籲,當下,企業家羣體應充分激活和利用內在動力,全身心融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家應該如何激活內在動力,你有何建議?
董志勇:我想,企業家羣體充分激活和利用內在動力,全身心融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征程,應該有這麼幾點。
首先,要積極響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加強產業創新攻堅。同時,逐步推廣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內部治理結構。最後,還要弘揚企業家精神,踐行社會責任。
企業家要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各領域創新龍頭企業爲榜樣,持續加強產業創新力度。
具體說來,包括建立企業內部研發中心,制定科研人才吸納和長期培養計劃,圍繞行業痛點、國際前沿開展自主研發。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用合作,及時反饋市場需求,加速科技成果的商業性轉化。
此外,還應積極融入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浪潮,配置智能製造設備、建立數字化管理系統,加強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精細化管理。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及時申請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同時積極運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手段,實現創新價值的最大化。
新京報:你剛剛談到逐步推廣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在這方面,你對企業家羣體有何建議?
董志勇:建立和推廣現代企業制度,既是世界各發達經濟體發展歷程的一般經驗,也是推動我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將改革開放後“創一代”的寶貴經驗以正式制度形式固定下來的必然選擇。
首先,我認爲,要建立健全邊界清晰的多元產權制度,分離企業法人財產與出資人個人或家族財產,積極吸納外部耐心資本,探索實施員工股權激勵計劃。
此外,建立健全分工有序的公司治理架構,完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治理機構,明確各機構的職責權限與議事規則。同時,還要建立健全科學規範的決策流程,通過集體決策機制、決策反饋與調節機制等,避免個人決策的盲目性和主觀性,提高決策質量和執行效率。
新京報記者 吳爲
編輯 張牽 校對 王心